• 16898阅读
  • 676回复

*******南腔北调*****<SEMI>*****曲苑杂坛*******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semi
发帖
*
金钱
*
91币
*
信誉
0
资产
0 IST
在线时间
小时
注册时间
*
最后登录
*
只看该作者 360楼 发表于: 2008-02-28 13:00:34
联珠快书
 曲种简介:


又名联珠调、联珠串词、快书。形成于清代中叶。最初说唱中长篇书目,后来专唱短段,流行于北京、天津、沈阳等地。

清嘉庆、道光年间(1796-1850),京郊南苑民间艺人高显臣用自创的慢板、快板两种曲调(一说为牌子曲〔数唱〕和〔一串铃〕),自弹自唱中长篇书,书目有《隋唐》、《说唐后传》等。后来转到城里献艺,名噪一时,听众口头赞誉说“真讲气力高显臣的快书”(见子弟书作品《郭栋儿》),称唱联珠快书的为“唱高显臣的”。随后,内城旗籍子弟纷纷学唱,并开始将《秦琼观阵》等摘编成短段演唱。

联珠快书初兴时,由三个人坐着清唱,分工是:左边的只唱不说;右边的只说不唱,称“傍椅儿”;中间的人担任三弦伴奏,没有表情动作。其后又发展为多由一人演唱,有些曲目可由二至三人拆唱。

咸丰、同治年间(1851-1874),北京北城的旗籍子弟奎松斋,原名奎龄,擅唱岔曲、单弦牌子曲、联珠快书。他精通音律,文化素养较高,通过演出实践对联珠快书进行了一系列革新:一是创作改编了许多段颂扬古代英雄贤臣的唱词,如《截江夺斗》、《草船借箭》、《空城计》等,丰富了演出的曲目;二是将三人坐唱改为一人站唱、一人弹三弦伴奏,亦说亦唱,形式更趋于简便;三是演唱上避免了唱法的千篇一律,每段都有新的唱腔设计;四是通过面部表情、形体动作,铺排故事的场景,摹拟人物的音容笑貌。

其时,南城亦有奎佐臣以唱联珠快书享名,时人遂有“北奎(松斋)、南奎(佐臣)”之说。

  联珠快书的唱词,以七字句、十字句为基本句式,每个曲目,通常由“诗篇”、“书注(录)头”、“春云板”、“流水板”、“话白”、“联珠调”六部分组成。唱腔为上下句结构,唱段中常使用垛子句。“诗篇”系七言八句开场诗,大都是结合故事内容做的评论。“书注头”共有两句,概括地总叙唱段的主题大意,都以“表的是”三个字起唱。下面是词的正文,共分三段,每段一个曲调,称为一落(lào)。〔春云板〕又称“出云板”,寓意曲调平稳缓慢,像春天的云朵在晴空中悠悠飘过。〔流水板〕节奏较〔春云板〕稍快,寓意曲调舒展流畅,像溪水湍湍不息。“话白”即承上启下的夹白,长短不一,有的先韵诵四句七言诗,再说话白,故又称“诗白”。〔联珠调〕从“话白”的末一个字停顿以后起唱,在似说似唱中,节奏更加急促,从□拍变为□拍。唱词中上句垛句较多,听来一气贯通,抑扬顿挫分明,字字清晰入耳,句句明朗响亮,形成洒洒如贯珠的特色。它最适合表现两军对阵将帅交锋以及英雄豪杰剪除匪霸题材的故事。曲调的速度逐渐加快以渲染惊险场景,掀起高潮后,在激越的拖腔中戛然而止。
离线semi
发帖
*
金钱
*
91币
*
信誉
0
资产
0 IST
在线时间
小时
注册时间
*
最后登录
*
只看该作者 361楼 发表于: 2008-02-28 13:02:16
岔曲
 曲种简介:

      起源于清初北京,流行于北京城区及郊区。早期岔曲到乾隆时期已兴盛。乾隆六十年(1795)在北京出版的《霓裳续谱》收入北京、天津流行的杂曲曲词六百二十二首,其中岔曲就有一百四十八首之多。其曲调包括〔平岔〕、〔慢岔〕、〔起字岔〕、〔西岔〕、〔数岔〕、〔坎字岔〕等多种。说明岔曲在当时已经是一个成熟的曲种。
  关于岔曲的起源,在单弦艺人中有两种说法:一说来自乾隆朝征西凯歌。崇彝《道咸以来朝野杂记》有载:“文小槎者,外火器营人。曾从征西域及大小金川。奏凯归途,自制马上曲,即今八角鼓中所唱之单弦杂排(牌)子及岔曲之祖也。其先本曰小槎曲,减(简)称为槎曲,后讹为岔曲,又曰脆唱,皆相沿之论也。此皆闻之老年票友所传,当大致不差也。”民国时期齐如山《故都百戏图考·八角鼓》篇亦从其说,不过文小槎易为宝小岔,所据是清末单弦艺人德寿山的口碑材料。德寿山曾说,“岔曲之起源为阿桂攻金川时军中所用之歌,由宝小岔(名恒)所编,因名岔曲,又称得胜歌。”另一说认为是从昆曲、高腔岔支而成。如单弦艺人李燕宾认为,“所谓岔曲者,乃岔支于昆曲、高腔之义,岔曲之岔,非宝恒之名也。”民国三十二年(1943)李鑫午在《岔曲的研究》中,肯定李燕宾的说法“可信程度为大”,并明确指出:“岔曲初名脆唱,衍名岔曲,脆唱又分岔曲、琴腔、荡韵三支……现在所通行者,只琴腔、岔曲二支而已。”
  岔曲的表演方式有三种,大多是一人自击八角鼓演唱,一人操三弦伴奏(也可以无三弦伴奏);也有二人操八角鼓演唱的;还有集体演唱的“群曲”形式。张次溪在所著《人民首都的天桥》(1951年版)中说,岔曲“嘉道前,每旗族家庭宴贺,父老多率子弟唱奏,子弟之名,盖本于此。……至今之专以此曲登场为业者,仍然如是,坐弦立歌,是其遗意”。群曲形式早期由阿桂部征西军人带回,演唱赞颂武功的赞歌,先在清宫廷中流传,后流入旗籍子弟中间。演唱时,全班演员衣冠整肃,各持八角鼓或其他锣鼓乐器,排列成行,弹弦者坐于中间,主唱者一唱众和,有齐唱,有轮唱,锣鼓齐鸣,气象庄严,多唱《八仙庆寿》、《大秋景》之类曲目。清乾隆年间岔曲还有平岔带戏的形式,主要由优童演唱,分正旦、小旦角色,极艳丽之能事。这种拆唱形式,实为后世牌子曲拆唱之滥觞。清代中叶,岔曲班社很多,后渐衰落,到同治、光绪之际,业此者仅剩七八班。到民国初,岔曲已经完全融入单弦牌子曲,为其重要组成部分,偶作单独节目演出,而不再作为一个独立曲种存在。
  岔曲的基本唱腔结构是一段六句或八句,故又有“六八句”之称,分曲头、曲尾两部分,中间有一个大过门。曲头、曲尾中间也可以加数子、牌子,使一段的篇幅扩充到十数句、数十句。中间只加一个牌子的,叫“穿心岔曲”;如果这个牌子是〔黄鹂调〕、〔石韵书〕,就径直称为“黄鹂调”、“石韵书”了。曲头、曲尾中间加三个牌子、最多四个牌子的,叫作“腰节儿”(一作“腰截儿”)。
  岔曲的曲词句式是长短句,有七字句、四字句,嵌入五、七、十字的小对句(即“数子”)等,并加入嵌字、村字。每段唱词设六个“过门”,加上前奏曲,共七个过门,中间有一个“卧牛”。《单弦表演艺术》(谭凤元口述)说:“卧牛又称卧拗,实际是腔调上的一个顿挫,也可以说是一个重叠。好多人爱听岔曲的卧牛。卧牛是把一句完整的句子切开,使它词句不完整,并且把下半句第一个字先唱出来,随着就弹过门,给人一种悬念。弹完第五个过门,接着把过门前面那个字重一下(或者不重字)再唱完下面的词句。”如六句脆唱岔曲《春景》:“春至河开,绿柳时来(过门),梨花放蕊(过门)桃杏花开,遍地萌芽在土内埋(过门),农夫锄刨(过门)耕春麦,牧牛童儿就在竹(卧牛)竹林外,渔翁江心撒下网,单等那打柴的樵夫,畅饮开怀(过门)。”岔曲按十三道辙叶韵,每段唱词都是一韵到底。
  岔曲的篇幅有大小之分,小岔曲又名脆岔,短小精悍,不带数子,有词脆、腔脆、板头脆的特点。听来明朗脆快,节奏鲜明,悠扬悦耳。
  从小岔曲中分出一种“平岔带数”,即在曲词中插入一处数板演唱的连续嵌句。演唱时乐器大三弦反复弹奏516155516153,用来烘托曲词所表达的内容。小岔曲还有一种“起字岔”,唱腔优美,有很多变化。其特点是在曲调的开头,用长滑音散板起唱,行腔悠扬平衡、徐缓深沉、高低跌宕、错落有致,韵味浓郁。代表性曲目有《晚霞》等。
  小岔曲中还有另一种“荡韵岔曲”,唱腔婉转动听,音乐性较强。代表性曲目有《怕到黄昏》等。
  大岔曲又名长岔,在曲词中嵌入一长串用数板连接的嵌句。演唱时节奏明快,唱腔多变,高低起伏,一气呵成,形成了特有的北京韵味。《风雨归舟》是其代表性曲目之一。
  岔曲音乐取材于民间曲艺、小调和戏曲。主要曲调有〔平调韵〕、〔荡韵〕、〔黄鹂调〕、〔石韵〕、〔硬书〕等,所插用的牌子很多,大都为单弦牌子曲所用,如〔南锣北鼓〕、〔罗江怨〕、〔马头调〕、〔银纽丝〕、〔秧歌调〕、〔剪靛花〕、〔数唱〕等等。
  传统岔曲曲目数量较多,按曲词内容,可以分为六大类:一、描写四季天然景色和田园风光的,如《春景》、《秋景》、《踏雪寻梅》等;二、才子佳人抒发情意的,如《换却罗裙带》、《怕到黄昏》等;三、各种赞、赋,如《赞松》、《赞剑》、《清明赋》、《秋声赋》等;四、根据小说、戏曲故事改写的,如《太虚幻境》、《潇湘馆》、《拷红》等;五、描摹景物及游戏文字,如《说风不露风》、《曲牌名》、《百戏名》、《反风雨归舟》、《反赞剑》等;六、喜庆贺词,如《喜千秋》、《喜报三元》、《福增寿添》等。民国二十四年(1935)故宫博物院曾出版过《升平署岔曲集》。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又编演了一批新岔曲,流传较广的有《有这么一个人》、《红军过草原》、《志愿军英雄赞》、《怕》等。
  岔曲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继宝小岔后,出现过许多曲师和唱家。乾隆时杨米人《都门竹枝词》云:“同乐轩中乐最长,开来轴子未斜阳;打完八角连环鼓,明庆新班又出场。”可见岔曲演出之盛,而这些唱轴子的演员姓名都没有留下来。单弦牌子曲兴起之后,演唱单弦牌子曲的名家司瑞轩、德寿山等,也都是演唱岔曲的高手。到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擅唱岔曲的只剩下屈祥利、王贞秀、广绍如、阿鉴如等十余人。后来,只是单弦牌子曲演员在上场后先唱一段岔曲,试试丝弦高矮,调定调门儿。然后,再正式演唱单弦牌子曲节目。单弦牌子曲著名演员荣剑尘、谭凤元、曹宝禄等都擅长演唱岔曲。北京还有很多岔曲爱好者,经常业余聚会,演唱岔曲,坚持多年不断。
离线semi
发帖
*
金钱
*
91币
*
信誉
0
资产
0 IST
在线时间
小时
注册时间
*
最后登录
*
只看该作者 362楼 发表于: 2008-02-28 13:02:41
马头调
 曲种简介:


        清初开始在北京城区传唱,又作码头调。盛行于嘉庆、道光年间(1796-1850)。“这种小曲,是从花船上的媚曲变化出来的。随唱的乐器,有弦子、琵琶、四弦和胡弦。”(见《人民首都的天桥》)。道光八年(1828)华广生编选的《白雪遗音》刻本中共收入马头调五百一十多首,分《马头调》、《马头调带把》、《马头调带把湖广调五更》等不同形式。唱词内容以情歌为多,共有四百三十多首,如《卖相思》、《独自一人》等。其他有从戏曲故事改编的《凤仪亭》、《醉打山门》等几十首;讽刺贪官、赃官的政治歌谣《不认的粮船》和《李毓昌案》两首;描述风光景物的有《济南八景》、《元旦》等十几首;《戏名》、《古人名》等游戏文章十五首。当时多由歌童演唱,后来才出现专业的盲艺人。清代嘉庆二十四年(1819)学秋氏在《续都门竹枝词》中曾有“秋波临去转难当,白眼看它顾曲郎。一自‘马头勾调’盛,瞎姑镇日瞎奔忙”的诗句。据白凤鸣(1909-1980)回忆,马头调“是运河南北流通时艺人在客、货船中演唱的一种小曲。流行于河北武清到通县一带的称‘北板马头调’;流行于沧县、德州、郑家口、临清一带的,称‘南板马头调’。”(见《鼓王的三绝》,载《曲艺》1981年四期)。
  马头调的曲调,《白雪遗音》卷首刊有其工尺谱。据清末民初人崇彝《道咸以来朝野杂记》记载:“其腔调仅七个,倒换用之而已。不好听,然唱者最费力。凡师之教徒,多以此为课程,练习音与气也。近来无唱者,以不受欢迎故耳。”这种说法指的应是北板马头调。南板马头调则曲调徐缓、婉转动听。杨懋建在《梦华琐记》中提到:“京城极重马头调,游侠子弟必习之。硁硁然,□□然,几与南北曲同其传授,其调以三弦为主,琵琶佐之。”作为一个独立的曲种,马头调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开始在北京的广播电台广播,旗籍出身的演员韩洁远(原名恒杰远),凭每天深夜在电台自弹自唱南板马头调享有盛名,擅唱的曲目以戏曲故事为主,有《藏舟》、《游湖》、《合钵》、《水斗》、《祭塔》等。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期,北京只有瞽目艺人姜蓝田会唱马头调,姜逝世后遂失传。
  京韵大鼓演员刘宝全擅唱南板马头调《白猿偷桃》,曾担任过刘宝全弦师的白凤岩,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将此唱段传授给中央广播说唱团赵玉明、新岚云演唱,有录音保存。
离线semi
发帖
*
金钱
*
91币
*
信誉
0
资产
0 IST
在线时间
小时
注册时间
*
最后登录
*
只看该作者 363楼 发表于: 2008-02-28 13:02:57
槐书
 曲种简介:

      清光绪年间形成于新野县沙堰镇芦堰村。辛亥革命前夕已濒临消亡。1961年,新野县文化馆记录了汝新和所传《打蛮船》、《小姑贤》、《崔罗斗》、《叉衙门》等17个曲目的文字、曲谱,使该曲种得以流传至今。
  槐书的基本曲调只有四个乐句。[垛子句]是叙事的主要载体。伴奏乐器原只有一个小锣和个一个堂鼓。60年代搬上舞台后,增加了八角鼓及丝竹乐器。并变单口、双口为多口演唱,唱腔音乐也得以较大丰富。曹献珍、田振荣、吕成敏等演唱的新曲目《夫妻俩》、《俏价姑娘》等较有影响。
         
离线semi
发帖
*
金钱
*
91币
*
信誉
0
资产
0 IST
在线时间
小时
注册时间
*
最后登录
*
只看该作者 364楼 发表于: 2008-02-28 13:04:14
锣鼓曲
 曲种简介:

      流行于淅川县。因用锣鼓伴奏得名。又称“地灯曲”。是用民歌连缀说唱故事的形式。曲调多是流行于当地的民间小调、山歌、田歌、号子。有[四六句]、[下河调]、[哭五更]等60多种。曲目多为劳动生活及爱情故事内容。如《小寡妇上坟》、《石榴烧火》、《打牙牌》、《吴三保游春》等。70年代,淅川县曲艺队将其搬上舞台演唱。锣鼓曲还流行于陕西的商南和湖北的陨阳等地。
离线semi
发帖
*
金钱
*
91币
*
信誉
0
资产
0 IST
在线时间
小时
注册时间
*
最后登录
*
只看该作者 365楼 发表于: 2008-02-28 13:06:25
中国曲艺分类就先介绍到这里
离线semi
发帖
*
金钱
*
91币
*
信誉
0
资产
0 IST
在线时间
小时
注册时间
*
最后登录
*
只看该作者 366楼 发表于: 2008-02-28 13:06:56
下面介绍一下  中国元朝著名的元曲
离线semi
发帖
*
金钱
*
91币
*
信誉
0
资产
0 IST
在线时间
小时
注册时间
*
最后登录
*
只看该作者 367楼 发表于: 2008-02-28 13:07:30
马致远元曲集 
离线semi
发帖
*
金钱
*
91币
*
信誉
0
资产
0 IST
在线时间
小时
注册时间
*
最后登录
*
只看该作者 368楼 发表于: 2008-02-28 13:08:30
双调]寿阳曲  潇湘夜雨

渔灯暗,客梦回,一声声滴人心碎。孤舟五更家万里,是离人几行情泪。         
离线semi
发帖
*
金钱
*
91币
*
信誉
0
资产
0 IST
在线时间
小时
注册时间
*
最后登录
*
只看该作者 369楼 发表于: 2008-02-28 13:08:49
[双调]寿阳曲  山市晴岚

花村外,草店西,晚霞明雨收天霁。四围山一竿残照里,锦屏风又添铺翠。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