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右分栏
战网首页
封禁账号自查
注册游戏账号
游戏密码找回
社区服务
银行
道具中心
统计排行
基本信息
到访IP统计
管理团队
管理统计
在线会员
会员排行
版块排行
帖子排行
标签排行
角色技能模拟器
用户名
密 码
记住登录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
快捷通道
关闭
您还没有登录,快捷通道只有在登录后才能使用。
立即登录
还没有帐号? 赶紧
注册一个
网站首页
战网论坛
暗黑2下载
战网注册表
增值服务办理
自助交易集市
战网聊天室
暗黑2资料库
帖子
用户
版块
帖子
搜索
91D2战网官方QQ群: 〖 一群:907473582 〗 〖 二群:289990050 〗 〖 三群:6713328 〗
91D2战网-暗黑破坏神2-暗黑2战网
>
『 凭水相逢 』
>
*******南腔北调*****<SEMI>*****曲苑杂坛*******
发帖
回复
返回列表
上一页
1...
28
29
30
31
32
...68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认
新帖
18054
阅读
676
回复
*******南腔北调*****<SEMI>*****曲苑杂坛*******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
大皮球
UID:507
注册时间
2007-08-25
最后登录
2020-11-12
在线时间
4325小时
发帖
68728
搜Ta的帖子
精华
2
金钱
340137
91币
8
信誉
0
访问TA的空间
加好友
用道具
发帖
68728
金钱
340137
91币
8
信誉
0
资产
0 IST
在线时间
4325 小时
注册时间
2007-08-25
最后登录
2020-11-12
加关注
发消息
只看该作者
290楼
发表于: 2008-02-27 21:01:02
不错~~真是南腔北调,曲苑杂坛
共
条评分
回复
举报
离线
semi
UID:13972
注册时间
*
最后登录
*
在线时间
小时
发帖
*
搜Ta的帖子
精华
*
金钱
*
91币
*
信誉
0
访问TA的空间
加好友
用道具
发帖
*
金钱
*
91币
*
信誉
0
资产
0 IST
在线时间
小时
注册时间
*
最后登录
*
加关注
发消息
只看该作者
291楼
发表于: 2008-02-27 21:01:44
苏州评话,用苏州方言说讲的评话。流行于江苏南部、上海和浙江的杭嘉湖地区。清乾隆时已经形成。说者多为一人,坐说不唱,或穿插吟诵赋赞、诗赞一类韵文。表演时以扇子、手帕等为道具,以醒木击桌加强气氛。表演上讲究说表、噱头、口技、手表和眼神等,一般具有较大幅度的动作,并注意模拟各种类型的人物。传统曲目以历史故事和武侠、神怪故事为主,有《三国》、《隋唐》、《金枪传》、《英烈》、《岳传》、《绿牡丹》等三十多部。解放后除整理改编传统曲目外,并编演一批现代题材的曲目,如长篇《林海雪原》、《江南红》,短篇《王崇伦》等。
共
条评分
回复
举报
离线
semi
UID:13972
注册时间
*
最后登录
*
在线时间
小时
发帖
*
搜Ta的帖子
精华
*
金钱
*
91币
*
信誉
0
访问TA的空间
加好友
用道具
发帖
*
金钱
*
91币
*
信誉
0
资产
0 IST
在线时间
小时
注册时间
*
最后登录
*
加关注
发消息
只看该作者
292楼
发表于: 2008-02-27 21:02:01
绍兴莲花落为绍兴主要地方曲艺,流行于绍兴、上虞、余姚、慈溪、萧山、杭州一带。因其独具风格,有别与其它地区所流传之莲花落,故名。并与宁波走书、金华道情、温州鼓词并称为浙江四大曲种。
相传绍兴莲花落始于清光绪年间(1875~1908)。当时有绰号称“长手指甲”之张姓艺人,自家乡“下三府”(今杭嘉湖一带)来绍兴卖唱,并在此定居,先后收上虞松厦沈阿发、绍兴坡塘唐茂盛为徒。其时,唱词信口编造,无固定内容,演唱亦无固定基调。民国初,唐茂盛受越剧呤嗄调及宣卷调之影响,开始采用接调方法,创造出一套基本唱腔。其演出形式亦由沿街卖唱而改为登台演出。演出内容多为反映农村家庭生活短篇唱词,俗称“节诗”,如《娘家节诗》、《养媳妇节诗》、《分家节诗》、《看相节诗》、《百虫节诗》、《劝夫节诗》等,不过十余篇。后演唱艺人深感接调演唱费力、单调,又不便演唱长本书目,遂开始以四胡伴奏,并加用笃鼓、竹板、三翘板击节。演唱时,一人拉四胡,一人击鼓打板,演唱者手持三翘板,随音乐过门灵活打击,一直沿用至今。
建国前,绍兴莲花落多演出于农村或城区茶馆。观众多为农民及锡箔工人,被视为低级庸俗。建国后,有关部门为艺人组织队伍,帮助整理书目,使绍兴莲花落日趋繁荣。1959年,艺人王金夫首次以绍兴莲花落参加浙江省曲艺调演,演出传统书目《闹稽山》中“诉苦”一段,被评为一等奖。1964年艺人丁水堂亦以现代节目《两只羊》参加浙江省现代戏调演,获得好评。
近年来,绍兴莲花落表演、唱腔及音乐有较大发展,在伴奏上,有时还加用琵琶、扬琴、二胡、笛子等乐器。其书目亦日益丰富,由绍剧改编之《血泪荡》录音,已成浙江人民广播电台保留节目。由《娘家节诗》整理改编之《回娘家》,1982年由胡兆海在全国曲艺(南方片)会演中演出,获创作、音乐、演出三个一等奖。后又被选为全国优秀曲目之一,参加文化部组织之演出团,至内蒙古、新疆、青海等12省、市、自治区巡回演出。1986年,在浙江省新曲(书)目比赛中,倪齐全演出之《疯姑娘》,获得创作、表演、作曲、伴奏四个一等奖。自1985年以来,绍兴还连续举办3次全省绍兴莲花落调演。全县现有莲花落专业演员30余人,业余演员50余人。
共
条评分
回复
举报
离线
semi
UID:13972
注册时间
*
最后登录
*
在线时间
小时
发帖
*
搜Ta的帖子
精华
*
金钱
*
91币
*
信誉
0
访问TA的空间
加好友
用道具
发帖
*
金钱
*
91币
*
信誉
0
资产
0 IST
在线时间
小时
注册时间
*
最后登录
*
加关注
发消息
只看该作者
293楼
发表于: 2008-02-27 21:03:15
桂林零零落
杂曲类曲种,广西代表性曲艺形式之一,流行于桂北官话地区,因帮腔衬词为“零零落”得名。起源于宋、元期间穷苦人唱的乞食词“莲花落”,至清道光年间臻于成熟,有7种唱腔,多由两人演唱,一人领唱,一人承包尾末字接唱帮腔。多演唱民间故事如《祝英台》、《孟姜女》等,和一些抒情或讽刺性小段。长的可唱两三月,短的只需三、五分钟。反映现实生活的新创曲目如《新官上任记》、《车站轶闻》、《红棉似火》、《腊梅花与点子多》等,曾在广西或全国曲艺大赛中,获得奖励和好评。
共
条评分
回复
举报
离线
semi
UID:13972
注册时间
*
最后登录
*
在线时间
小时
发帖
*
搜Ta的帖子
精华
*
金钱
*
91币
*
信誉
0
访问TA的空间
加好友
用道具
发帖
*
金钱
*
91币
*
信誉
0
资产
0 IST
在线时间
小时
注册时间
*
最后登录
*
加关注
发消息
只看该作者
294楼
发表于: 2008-02-27 21:03:32
安徽琴书,也叫“淮北琴书”、“泗州琴书”。流行于安徽省淮河、涡河两岸及合肥等城市。一般认为是由鲁西南传入泗县后与当地老凤阳歌等小调结合而成。与山东琴书,徐州琴书有一定的血渊关系。一至数人演唱,伴奏乐器有扬琴、坠胡、三弦、琵琶、擅板。曲调有慢板(四句牌子)、悲调(苦条子)、流水、垛子、凤阳歌、流水连句(包括大连句、小连句、贯口连句)。传统曲目有《说唐》、《反唐》等长篇,《水漫蓝桥》、《十把穿金扇》等中篇,《鹦哥对诗》等短篇。解放后有不少反映现实生活的作品,如《雷锋》、《烈火金刚》等。
共
条评分
回复
举报
离线
semi
UID:13972
注册时间
*
最后登录
*
在线时间
小时
发帖
*
搜Ta的帖子
精华
*
金钱
*
91币
*
信誉
0
访问TA的空间
加好友
用道具
发帖
*
金钱
*
91币
*
信誉
0
资产
0 IST
在线时间
小时
注册时间
*
最后登录
*
加关注
发消息
只看该作者
295楼
发表于: 2008-02-27 21:03:54
凤阳花鼓,闻名久远,影响广泛,凤阳花鼓戏,也叫"卫调花鼓戏"。凤阳花鼓戏和花鼓灯、凤阳花鼓(当地又叫“双条鼓”)被统称为“凤阳三花”。从闽剧到京剧,许多剧种中都有所反映,并从中吸收养份。花鼓戏又称卫调,流行于原凤阳长淮卫一带(今属蚌埠)。清中叶以前,凤阳这一带都是先玩花鼓灯,然后坐场唱卫调(即唱花鼓戏),故有“上班鼓、下班戏”之说。据曲艺界考察,凤阳花鼓起源于欢乐秧歌,如《帝乡纪略》云:凤阳府泅州“插秧之时,远女男女,击壤互歌”。花鼓戏的唱腔,说唱性强,但曲调规格不严。《霓裳续谱》所收《凤阳歌》中有唱词:“凤阳姐儿唱秧歌,想着山后的情哥哥”。据清乾隆时赵翼《陔余丛考》记载:“江苏诸郡,每岁冬,必有凤阳人来”,沿途行乞卖唱,其词日:
家住庐州并凤阳,风阳原是好地方。
自从出了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
这段悲伤唱词,生动形象地反映出解放前凤阳人民凄惨生活,他们在家乡无法活命,只有身背花鼓,渡长江,过黄河,背井离乡,走南闯北,以乞讨谋生。
解放后,地方政府和文化部门积极地挖掘整理这一渊源流长的民间艺术,剔除糟粕,保留精华,赋于它新的生命。风阳花鼓不再作为乞讨的工具,而以江淮文化一朵奇范登上中华民族的艺术殿堂。
凤阳花鼓,曲调优美,节奏明快,朗朗上口,易学易懂,凤阳人民利用这种艺术形式歌颂祖国歌颂党,倾吐心声,赞美生活。50年代风阳花鼓曾唱到中南海怀仁堂,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赞赏。周恩来总理称凤阳花鼓为“东方芭蕾”。
如今,凤阳花鼓已经成为著名的地方曲艺。新春佳节或庆祝活动,表演大型花鼓,数十人演出,造型多样,音乐流畅,气势恢宏。风阳花鼓深受广大人民的喜爱。
花鼓戏传统剧目经常演唱的有等七十余出。
共
条评分
回复
举报
离线
semi
UID:13972
注册时间
*
最后登录
*
在线时间
小时
发帖
*
搜Ta的帖子
精华
*
金钱
*
91币
*
信誉
0
访问TA的空间
加好友
用道具
发帖
*
金钱
*
91币
*
信誉
0
资产
0 IST
在线时间
小时
注册时间
*
最后登录
*
加关注
发消息
只看该作者
296楼
发表于: 2008-02-27 21:04:14
福建南音:又称“南曲”,“南乐”、“南管”、“弦管”,被称为音乐文化的“活化石”,唐代琵琶普遍用拨子,且是横抱姿势,福建南音至今保持这一遗制。南音中所用的“拍板”及其演奏方式与敦煌壁画中的伎乐图一样。南曲主要流行于泉州市、闽南晋江、龙溪和厦门市,在台湾及南洋群岛华侨居住的地方也很盛行。
一般认为南曲起源于唐,形成于宋:
(1)据文献记载:唐僖宗光启元年(885),王潮、王审知兄弟率军入闽,他们带去了唐代“大曲”传播于民间。大曲与当地民间音乐的相互影响和吸收,从而产生了别具一格的“南曲”。
(2)南曲的主奏乐器琵琶的演奏姿势是斜抱着弹奏。所用筒箫严格规定为一尺八寸。这两件乐器的演奏姿势与形制与唐旧制相符。
(3)南曲的曲牌名称有不少与唐代大曲、法曲的曲牌名称相同。如《摩诃兜勒》《子夜歌》、《清平乐》、《梁州曲》、《婆罗门》等。
(4)宋代“南戏”五大名剧:《荆钗记》、《白兔记》、《拜月记》、《杀狗记》和《琵琶记》,南曲也演唱这些剧目。
南曲在民间流传,有赖于社团组织的传承和传播。清代以来在泉州、厦门和晋江、南安、惠安、安溪等地都有社团成立,并有专业的教师传艺。建国以来,成立了不少南音研究社、南音研究会。还建立了专业的南曲音乐团。
南曲音乐包括“指、谱、曲”三类:
“指”是有词有谱和注明琵琶指法的大曲。
“谱”是无词而有琵琶指法的器乐演奏谱。原有十三大套,后增至十六大套;南曲十六大套“谱”,以“四”(四时景)、“梅”(梅花操)、“走”(八骏马)、“归”(百鸟归巢)四套最为著名。“曲”即散曲(亦称草曲),在南曲音乐中占有很大比重,不下于千首。南曲使用的工尺谐与众不同,是一种独特的谱式,以“X(尺字的俗写)、工、六、土、-”。这五字依次代表“宫、商、角、徵、羽”。采用固定唱名法。
南曲的乐队组合有固定的形式,分“上四管”和“下四管”两种。
①上四管又分“洞管”和“品管”两种不同组合:洞管——洞箫、二弦、琵琶、三弦、拍板五种。品管——品箫(即笛)、二弦、琵琶、三弦、拍板五种。
②下四管乐器有南嗳(中音唢呐)、琵琶、三弦、二弦、响盏、狗叫、铎(木鱼)、四宝、声声(铜铃)、扁鼓,共十种,故又称“十音”。在惠安一带有用云锣、铜钟、小钗和笙等。 上四管属丝竹乐队、下四管属吹打乐队。
又称“南曲”、“南乐”、“南管”、“弦管”,是保存我国古代音乐比较丰富、完整的一个大乐种,号称“弦歌八百曲,珠玉五千篇”。南音流行于闽南方言地区,东南亚闽南籍华侨中南乐也很盛行。南乐在不同地区有不同称号,泉州叫弦管,流传到南洋叫南乐,东渡于台湾叫南管。 成因 南乐起源于泉州南部,以闽南语泉音为主,始于何时,民间有种种传说,未见历史文献记载。但从南乐的音阶、曲牌、乐器等分析推断,它可能起源于唐代之前。泉州南音同其他中华传统文化一样,有着深厚、丰富的历史文化积淀。它是从中原传到闽南来的,与历史上的三次南迁大移民有关。一是晋.永嘉衣冠南渡。晋江原名南安江,南渡后晋人沿江而居,生息繁衍,故改称晋江。几年前,南安丰州庙下晋代古墓葬出土发现部曲印章,可见当年入泉的士大夫连他的部曲都迁来了,也就是说他们带来了中原文化。二是唐末王潮、王审知兄弟入闽。王审知之侄王延彬在南安设招贤院,招贤纳士,中原士人纷纷南迁。三是北宋覆亡。宋都南迁临安(今杭州),建立南宋,赵宋皇族的南外宗正司也自临安迁来泉州。士大夫南迁带来的中原音乐,这些音乐同闽南地方音乐互相渗透融合,孕育出泉州南音来。南唐.顾闳中的传世之作《韩熙载夜宴图》即可印证。南乐的五声音阶“工六×乙士”,与古代的“宫商角征羽”相同,而其工尺谱正产生地隋唐。从南乐曲牌来看,出自唐以前的有摩诃、兜勒、子夜歌、清平乐、折柳吟、阳关曲、汉宫秋、后庭花等;出自唐宋“大曲”的,有三台令、梁州曲、甘州曲;出自佛曲的有婆罗门、太子游四门等。这些充分证明了它与隋唐音乐的联系。
乐器方面,南乐所用的南琶,腹大颈细。横抱弹奏姿势,与竖抱的北琶迥然而异,却和泉州开元寺内的飞天乐伎及敦煌壁画上的飞天造型十分相似,只有从古画和出土的陶俑中才能看到,唐代《韩熙载夜宴图》中人物弹琵琶的姿势就是这样。琵琶在唐代的乐队中有指挥整个乐队的作用,而南乐的琵琶在南乐中也同样有指挥整个乐队的作用。唐初洞箫为一尺八寸长,现在其他乐队中洞箫均是二尺多,没有统一规格,而南乐的洞箫却严格规定以一尺八寸为标准,又称“尺八”,十目九节,其长0.6米,延用唐代洞箫规制,声韵浑厚深沉。南音的拍板与唐以前的“节”相同,二弦与魏晋“奚琴”相似,三弦由秦汉时代的弦乐衍变而成。
雕刻在泉州开元寺镇国塔、大雄宝殿、甘露戒坛的南音古乐器,计有吹、拉、弹、拍的乐器多达37件:拍板、琵琶、尺八、二弦、三弦、唢呐、品箫和双铃、四宝、响盏等上下四管,一应俱全,而且还有较少见的笙及扁鼓等。人们比较熟知的是大雄宝殿的12尊飞天乐伎,但还不够全面。在东塔须弥座40幅浮雕中,有图《天人赞鹤》,图中身着飘带的天人,一个吹笛,一个双手按拍着古制六板的南音拍板。 这幅浮雕,与东塔共存至今七百多年。拍板早就从西域传入中土,唐代列为胡部之乐。唐宋时的拍板都是六板,也有五板。五代《韩熙载夜宴图》中乐工手上的拍板就是六板。泉州南音现在的拍板普遍为五板,与大雄宝殿和甘露戒坛木雕的五板拍板一样,而东塔的石雕拍板直承唐制为六板。开元寺中拥有六板与五板的拍板,正符合拍板历史的发展轨迹。
乐律方面,南音的管门从隋唐以来的“清商三调”演变而来,音韵学方面,南音的音韵和晋代的音韵也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用闽南话演唱南曲,其中就有许多中原古语的词汇和音韵完好地保存至今。
南乐是中国音乐史上的一块“活化石”,被称为“晋唐遗音”。音乐界权威人士曾得出结论:“中国的音乐是全世界最古的音乐,而中国音乐之中,则以南音为最古。”南音的基础是唐代“大曲”,在中国音乐史上,唐代的宫廷音乐是我国封建社会贵族音乐发展的最高峰。随着唐末和五代十国时期中原战乱,贵族、官宦和地主纷纷南迁,唐玄宗统治时期形成的“大曲”,被带入福建,为南曲起了催生的作用。后来在广泛流传和演唱过程中,南乐又受到元曲、昆曲、弋阳腔、佛曲和地方戏曲的影响,丰富了艺术的表现内涵。
发展与成型 南迁带来了中原文化,至宋代,泉州成为著名的对外贸易交通的东方第一大港,吸引了大量的中外客商和文人学士,经济相当发达,文化也蓬勃发展,各种文化交流频繁,呈现出“千家罗绮管弦鸣”的繁荣景象。元时泉州刺桐港是我国对外通商大港,泉南滨海,系国内外商船停泊之处,歌馆、酒楼、茶肆林立,拥琵琶而弹唱南乐的歌女比比皆是。 泉州这个特定的地理位置和历史条件,对泉州南音的发展与成型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受到宋代填词、唱词者的影响,泉州南音创作的曲牌有许多与宋词的牌名相同,如“长相思”、“鹧鸪天”、“醉蓬莱”等,使南乐的词和曲更丰富。泉州南音由谱、指、曲三大部分组成。
谱无唱词,有琵琶弹奏法,是专供乐器演奏的带标题的乐曲。谱是泉州南音的基础,在三大组成部分中,谱的形成最早。对照泉州南音乐器和现存的谱、指、曲可以肯定,谱是唐大曲遗存,宋朝定型的有12套。指,是有词、有曲谱、有琵琶弹奏指法的带有故事情节的声乐套曲。其词通常不唱,只由乐器演奏。指的内容多与戏文相关,由此可见它形成于宋元杂剧、南戏产生之后。指较早有36套。谱还只分管门,指就发展到分“支头”了。曲,即散曲,也叫草曲,比较简短通俗,数量最多,现有千余首。曲的结构形式与元曲有直接联系。 泉州南音还吸收佛曲、道情的东西,如“指”就有《南海观音赞》和《普庵咒》是源于佛曲的,《弟子坛》则吸取了道情的旋律。泉州南音还吸收楚歌、吴歌、潮调及闽南地方音乐,并吸收弋阳腔、青阳腔、昆腔,如《李亚仙》中的《鹅毛雪》、《胭脂记》中的《告大人》、《士九弄》中的《你听咱》等。泉州南音与泉州地方戏曲特别是梨园戏,更是互相吸纳互相渗透,戏曲吸收南音作为它的唱腔,提高其艺术水平。王耀华先生对曲目、音乐做了细致的分析,得出了福建地方戏曲是从南音吸取营养的结论。泉州南音也吸收戏曲的唱段来充实自己,丰富自己的内涵。例如《春今》指套就是从梨园戏的《雪梅教子》来的。还有一些歌曲是特定场合专用的,如贺寿唱《画堂彩凤》,结婚唱《一对夫妻》,丧事、祭奠唱《三奠酒》,祀郎君则唱《祀郎君》。明清之际,南乐风靡一时。传说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 康熙帝六十寿典,内阁大学士、泉州安溪人李光地挑选五位精通唱和的南乐高手上京献演,他们是晋江吴志、陈宁、南安傅廷、惠安洪松、安溪李义,他们在御苑演奏。康熙帝听到南乐弦管和鸣、抑扬顿挫、逸韵雅致,大悦,要加封五人官职,他们推辞不受,唱《远望乡里》,奏大谱《百鸟归巢》以示思乡之情,终于感悟帝心,赐予“御前清客,五少芳贤”匾额,赐赠曲柄黄凉伞和金丝宫灯,“传驿荣归”。南乐因此获得“御前清曲”的雅号。在安溪县湖头镇李光地的故乡祖居,有一副对联:“绮罗日暖将军府,弦管春深宰相家”。
此后南乐声名大振,南乐艺术得到很大发展。闽南的许多音乐形式,如“锦歌”、“笼吹”、“十音”、“莆田十音”、“南平南词”以及许多剧种音乐,如“大梨园”、“高甲戏”、“莆仙戏”、“芗剧”、“闽剧”等,都和南乐的发展有着极密切的关系。总而言之,泉州南音可上溯至秦汉、晋唐,定型于宋朝到明初。国际著名汉学家、英国牛津大学教授龙彼得先生所辑《明刊闽南戏曲弦管选本三种》可为佐证。
规制 泉州南音的演唱形制有严格的规定。 泉州南音演唱时的位置固定为:演唱者执拍板居中;其左边,上方为洞箫,下方为二弦;右边,上方为琵琶,下方为三弦。演唱程序固定是“指头谱尾”:开头一定要合奏一套或一折“指”,最后一定要奏谱“煞尾”;中间演唱也要按“支头”顺序来进行。要“起曲头”,就是每个支头要有带头唱的人,他唱的曲属于哪个支头,其他人就要跟着唱这个支头的曲。若转换支头,则须唱“过支曲”作为转折的过渡、连接。上一个唱完,下一个接过拍板接着唱,伴奏乐器基本没有间断。泉州南音有四个管门七个“支头”。四个管门是五空管、四空管、五空四。
共
条评分
回复
举报
离线
semi
UID:13972
注册时间
*
最后登录
*
在线时间
小时
发帖
*
搜Ta的帖子
精华
*
金钱
*
91币
*
信誉
0
访问TA的空间
加好友
用道具
发帖
*
金钱
*
91币
*
信誉
0
资产
0 IST
在线时间
小时
注册时间
*
最后登录
*
加关注
发消息
只看该作者
297楼
发表于: 2008-02-27 21:05:53
苏州弹词简称“弹词”,俗称“小书”。曲艺的一种。发源于江苏苏州,盛行于江、浙、沪的长江三角洲一带,是运用苏州方言为主的曲艺形式。以说、噱、弹、唱为主要艺术手段。说的部分融合叙事与代言为一体,既有第三人称的表叙,又有第一人称的脚色。脚色较多吸收借鉴戏曲的表演程式,于说法中现身,塑造各种人物,间以说书人的衬托、评点。弹唱以三弦、琵琶为主要乐器,演员自弹自唱,又相互伴奏、烘托,再加上渲染书中的喜剧人物及情节(“肉里噱”),并穿插轻松诙谐的噱头(“外插花”、“小卖”等),使之成为了一种高度发展的综合性说唱艺术,具有以理、味、趣、细、技(近人有改“技”为“奇”者)为其艺术特色。其唱篇一般为七字句式,按吴音或中州音押韵。所唱为明白晓畅的吟诵体的基本曲调“书调”。书调以语言因素为主,崇尚咬字清晰和行腔韵味。规范的基本曲调又可随内容而作即兴发挥,以适应各种书目唱篇,所谓“一曲百唱”。书调在传唱中,又因艺人根据不同风格、演唱内容,作创造性的发展而形成多种流派唱腔。
苏州弹词,用苏州方言说唱的弹词。流行于江苏南部、上海和浙江的杭嘉湖地区。清乾隆时已颇流行,并由当时著名弹词演员王周士发起,成立了艺人的行会组织光裕社。嘉庆、道光年间,有陈遇乾、毛草佩、俞秀山、陆瑞廷(一般为陆士珍)四大名家;咸丰、同治年间,著名演员有马如飞、赵湘舟、王石泉等,此后又出现许多有艺术成就的演员。苏州弹词在体裁上为散文和韵文结合,并以叙事为主,代言为辅。以“说噱弹唱”为主要艺术手段,表演上注意模拟各种类型的人物。说表技巧有火功、阴功、方口、活口等不同风格。唱词基本为七字句。基本曲调在原有的俞调、马调的基础上,于近代有很大发展,出现许多流派唱调,以小阳调、蒋调、薛调、徐调、丽调等影响较大。除基本调外,另有一些曲版如[费伽调]、[乱鸡啼]等为辅助曲调。乐器以三弦、琵琶为主,也有增加二胡、阮等为陪衬的。传统曲目常演的约近二十部,均为长篇,其中以《珍珠塔》、《玉蜻蜓》、《三笑》、《描金凤》、《白蛇传》等最著名。解放后,除整理改编传统曲目外,并创作改编一批中长篇曲目如《一定要把淮河修好》、《海上英雄》、《李双双》、《苦菜花》、《战地之花》等,此外还有大量短篇曲目。
共
条评分
回复
举报
离线
semi
UID:13972
注册时间
*
最后登录
*
在线时间
小时
发帖
*
搜Ta的帖子
精华
*
金钱
*
91币
*
信誉
0
访问TA的空间
加好友
用道具
发帖
*
金钱
*
91币
*
信誉
0
资产
0 IST
在线时间
小时
注册时间
*
最后登录
*
加关注
发消息
只看该作者
298楼
发表于: 2008-02-27 21:06:31
一会再弄
共
条评分
回复
举报
离线
semi
UID:13972
注册时间
*
最后登录
*
在线时间
小时
发帖
*
搜Ta的帖子
精华
*
金钱
*
91币
*
信誉
0
访问TA的空间
加好友
用道具
发帖
*
金钱
*
91币
*
信誉
0
资产
0 IST
在线时间
小时
注册时间
*
最后登录
*
加关注
发消息
只看该作者
299楼
发表于: 2008-02-27 21:10:17
没人PTKB啊 我的MFSOR才36
共
条评分
回复
举报
发帖
回复
返回列表
上一页
1...
28
29
30
31
32
...68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认
https://bbs.91d2.cn
访问内容超出本站范围,不能确定是否安全
继续访问
取消访问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您目前还是游客,请
登录
或
注册
进入高级模式
文字颜色
发 布
回复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上一个
下一个
隐藏
快速跳转
〖 暗黑破坏神综合讨论大区 〗
『 暗黑综合讨论区 』
『 新人培训区 』
『 增值服务/特色系统专区 』
『 技术资源区 』
〖 暗黑破坏神FZ/HC/PVP区 〗
『 非资料片讨论区 』
『 非资料片物品交易/拍卖区 』
『 PVP专区 』
『 专家模式讨论区 』
〖 暗黑破坏神物品交易大区 〗
『 物品估价区 』
『 物品交易区 』
『 物品拍卖区 』
『 极品博物馆 』
〖 暗黑资料/活动/技术大区 〗
『 赛事活动专区 』
『 天使辅助专区 』
『 暗黑文化专区 』
『 暗黑资料库 』
『 人物角色区 』
『 凭水相逢 』
〖 暗黑破坏神2重制版:狱火重生专区 〗
『 暗黑2重制版讨论区 』
『 暗黑2重制版交易区 』
『 暗黑2重制版拍货区 』
〖 战队/部落/联盟 〗
『 TOP战队 』
『 BT战队 』
『 IF战队 』
『 DX弟兄联盟军团 』
『 部落级战队联盟专区 』
『 战队综合管理区 』
〖 暗黑战网管理办公室 〗
『 战网游戏事务/投诉专区 』
『 论坛(BBS)人事/投诉专区 』
『 论坛管理办公室 』
关闭
关闭
选中
1
篇
全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