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2752阅读
  • 1128回复

★★★★☆☆☆海豹茶楼☆☆☆★★★★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redseal
< YX集团 >

发帖
12252
金钱
2263
91币
633
信誉
0
资产
0 IST
在线时间
1552 小时
注册时间
2007-11-15
最后登录
2024-06-08
只看该作者 790楼 发表于: 2008-02-25 18:21:17
在英国,所有的灯泡的包装纸上都印着这样一句警告:Do notput that ob joct into your mouth!意思是不要把灯泡放进口中!是不是有点搞笑?有谁会神经病地把灯泡塞进嘴里?有一天,我和朋友谈到这个问题。他突然很认真地告诉我,有本书上也这么说,原因是灯泡放进口中后便会卡住,无论如何都拿不出来。
  但对此我十分怀疑:我认为灯泡表面十分光滑,如果可以放进口中,证明口部足够人,因此理论上也应该可以拿出来。回到家中,我拿起一个灯泡左思右想,始终觉得我的想法没错。本着“人胆假设,小心求证”的精神,我决定证实一下。为此我专门买了一瓶食油,以防卡住拿不出来。一切就绪后,我把灯泡放进口中,不用1秒钟灯泡便滑入口中,照这样看,要拿出来绝无问题。接着,我轻松地拉了灯泡一下,然后再加点力,又把口张大一些,妈妈呀,真的卡住拉不出来了!好在还有瓶油……
  30分钟后,我倒了四分之三瓶油,其中一半倒进了肚子,可那灯泡还是动也不动。我只好打电话求救,号码才摁了一半,才记起口中有个灯泡如何说话?只好向邻居求助,我写了张纸条便去找邻居MM,她一见我就狂笑,笑得弯下腰还流口水。半小时后,她还是挣扎帮我去叫了“的士”。司机一见找,也笑得前仰后合。在车上他不停说我的口太小,还说如果是他,就没问题。他的口真是大,但我好想告诉他,无论如何不要试。
  在医院,我被护古骂了十多分钟,说我浪费她的时间。那些本来痛楚万分的患者,见了我都好像没病了,人人开怀大笑。医生把棉花放进我口的两旁,然后轻轻把灯泡敲碎,一片片拿出来。最后,他告诉我,下回不可再试,我告诉他我再也不试了。我想地球上一定没有像我这么白痴的生物了。
  当我打开诊室的门,要离开医院时,迎面来了一个人,正是刚才那位司机,他口中正含着一个灯泡……
离线redseal
< YX集团 >

发帖
12252
金钱
2263
91币
633
信誉
0
资产
0 IST
在线时间
1552 小时
注册时间
2007-11-15
最后登录
2024-06-08
只看该作者 791楼 发表于: 2008-02-25 18:21:34
有两个南方商人,他们各自带了一大批雨伞到北方去卖,因为南方的伞质量好而且便宜。
  可到到了北方,他们渐渐发现,北方人很少用伞,因为那里的天气常年干旱少雨,两个商人都陷入困境。
  一个月后,两个商人在回家的路上相遇,一个垂头丧气,一个却志得意满。
  “看你这样子是把伞都卖了,赚了不少的钱?”
  “是啊,都卖了。”
  “北方不常下雨,谁用雨伞啊,我都为此而破产了,你是怎么卖掉的?“
  “伞还是那些伞,我只是卖的时候把所有‘雨伞’字都改成了‘阳伞’,伞可以挡雨,难道就不能遮阳吗!”
  我们的失败,常常因为我们的思维定势,而成功也许只是思维创新的一点小火花,让思维“跳槽”跳出固有的圈子,你肯定会有令人惊奇的收获。
离线redseal
< YX集团 >

发帖
12252
金钱
2263
91币
633
信誉
0
资产
0 IST
在线时间
1552 小时
注册时间
2007-11-15
最后登录
2024-06-08
只看该作者 792楼 发表于: 2008-02-25 18:21:45
那还是孩提时代的事。小学四年级,我们的班主任姓李,是个相貌平平的老头,心肠挺好,教学也很有一套,可就是脾气怪怪的。
  这天下午有节劳动课。李老师带着我们到学校的后山捡柴,让我们捡地上的枯树枝。
  我和三名同学跑向后山顶,边跑边捡。在一棵大树旁,我发现了一堆枯干的小树枝,急忙奔过去。跑着跑着,我脚一滑跌进一个深深的坑里。坑太深,三名同学吓得大呼小叫,想尽办法也没能把我拉上来。
  同学喊来了老师。李老师站在坑边上,盯了我许久,才沉着脸坚决地说:“跌进坑里,别急着向上看!我们不拉你上来!”全班同学面面相觑,都没敢吱声。“老师,老师,我上不去!”我在坑里急得大叫。“在里面呆着吧,我们走!”李老师像陌生人一样大声扔给我一句话,带着同学们走了。
  老师硬生生地走了,不管我的死活。我一屁股瘫坐在坑里,嘴一张,“哇哇”地大哭起来,“老师!老师!我出不去!”一边哭一边生气地在坑里打滚,滚着滚着无意间我看见了一道亮光。擦干眼泪,我坐起来向亮光处爬去。透出亮光的地方有一个洞,我钻了进去,越钻越亮,不一会儿到了山坡上,一挺身我跳了出来。
  李老师和同学们都站在山坡上,随着我的出现,山坡上响起了真诚而热烈的掌声,久久不息。老师猛地抱起我原地转了两圈。我所有的不快,一扫而光,不解地问:“老师,你怎么知道坑里有洞能出来?”“老师看你没摔坏。”“老师在上面就看见光了。…‘老师想让你自己出来。”没等老师开口,阳光下同学们晃动着聪明的小脑袋争着抢着告诉我。
  李老师蹲在我面前伸出宽大的手掌拍掉我身上的尘土,亲切地抚摸着我的脑袋,重重地点着头。同学们探着身子,咧开小嘴上下打量我。这时,老师慢慢地站起来,环视一下四周,将一只手指竖到嘴边,示意我们安静。然后,他走到高处一字一句地说:“孩子们,记住,跌进坑里,别急着向上看,一心寻求别人的帮助,常常会使人看不见自己脚下最方便的路。”
  三十多年过去了,我还无法忘记儿时跌进坑里自己爬出来的经历,老师的话一直印在我的脑海里。直到今天,每当生活中遇到失败和意想不到的打击时,我总是这样提醒和勉励自己:跌进坑里,别急着向上看,一心寻求别人的帮助,常常会使人看不见自己脚下最方便的路。
离线redseal
< YX集团 >

发帖
12252
金钱
2263
91币
633
信誉
0
资产
0 IST
在线时间
1552 小时
注册时间
2007-11-15
最后登录
2024-06-08
只看该作者 793楼 发表于: 2008-02-25 18:21:59
从前有一个和尚跟一个屠夫是好朋友。和尚天天早上要起来念经,而屠夫天天要起来杀猪。
  为了不耽误他们早上的工作,是他们约定早上互相叫对方起床。
  多年以后,和尚与屠夫相继去世了。屠夫去上天堂了,而和尚却下地狱了。
  Why?
  因为屠夫天天作善事,叫和尚起来念经,相反地,和尚天天叫屠夫起来杀生……
  你做的东西是不是都是你认为对的,却不一定是对的。
离线redseal
< YX集团 >

发帖
12252
金钱
2263
91币
633
信誉
0
资产
0 IST
在线时间
1552 小时
注册时间
2007-11-15
最后登录
2024-06-08
只看该作者 794楼 发表于: 2008-02-25 18:22:13
 有两只老虎,一只在笼子里,一只在野地里。在笼子里的老虎三餐无忧,在外面的老虎自由自在。
  笼子里的老虎总是羡慕外面老虎的自由,外面的老虎却羡慕笼子里的老虎安逸。一日,一只老虎对另一只老虎说:“咱们换一换。”另一只老虎同意了。
  于是笼子里的老虎走进了大自然,野地里的老虎走进了笼子。但不久,两只老虎都死了。一只是饥饿而死,一只是忧郁而死。
  许多时候,人们往往对自己的幸福熟视无睹,而觉得别人的幸福很耀眼,却想不到别人的幸福也许对自己不合适。
离线redseal
< YX集团 >

发帖
12252
金钱
2263
91币
633
信誉
0
资产
0 IST
在线时间
1552 小时
注册时间
2007-11-15
最后登录
2024-06-08
只看该作者 795楼 发表于: 2008-02-25 18:22:24
 在某一年的晚会上,当时还是中央电视台节目主持人的杨澜,正满面春风地向舞台上走去,不料没看清脚底,被什么东西绊了一下,一下子跌倒在地,所有的人都愣住了,只见杨澜面带笑容地爬起来,掸掸礼服上的土,开玩笑地说了句:“这一跤摔得实在不够专业。”众人听了也都哄然大笑,一个尴尬的场面就这样被轻松化解了。
  在一次奥斯卡的颁奖典礼上,一位刚刚获奖的女演员准备上台领奖,也许是因为太兴奋、激动了,被自己的晚礼服长裙绊了脚,摔倒在舞台边上,全场都静默了,因为还从来没有人在这样全球直播的盛大的晚会上跌倒过。她迅速地起身,从主持人手中接过奖杯发布获奖感言时,她真挚而感慨地说:“为了走到这个位置,实现我的梦想,我这一路走得艰辛坎坷,甚至有时跌跌撞撞。”机智、真诚的话语使她成为那个晚上最耀眼的明星。
  是的,每个人都难免跌倒,如果跌倒了,就不要再懊恼、后悔、自责了,那都于事无补,不如迅速而坚强地站立起来,同时别忘了利用你的聪明、智慧,自我解嘲、自我调侃一番,也许你会因祸得福地获得更多的鼓励、欣赏与掌声,你的“危机”也会迎刃而解。
离线redseal
< YX集团 >

发帖
12252
金钱
2263
91币
633
信誉
0
资产
0 IST
在线时间
1552 小时
注册时间
2007-11-15
最后登录
2024-06-08
只看该作者 796楼 发表于: 2008-02-25 18:23:15
 这是一件真实而又引人深思的小事。
  不久前,一位法国教育心理学专家,给法国的小学生和上海的小学生先后出了下面这道完全一样的测试题:一艘船上有86头牛,34只羊,问:这艘船的船长年纪有多大?
  法国小学生的回答情况是,超过90%的同学提出了异议,认为这道测试题根本没办法回答,甚至嘲笑老师的"糊涂"。显而易见,这些学生的回答是对的。上海小学生的回答情况恰恰相反:有80%的同学认真地做出了答案,86-34=52岁。只有10%的同学认为此题非常荒谬,无法解答。做出正确回答的同学竟然只有10%!
  这位法国教育心理学专家很惊讶,两国的小学生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大的差别呢?他通过对上海这80%小学生的调查后发现,他们之所以做出错误的答案,是因为他们坚信不移地认为:"老师平时教育我们,只有对问题做出回答,才可能得分;不做的话,就连一分也得不到。老师出的题总是对的,总是有标准答案的,不可能没办法做,也不可能没有答案。"
  法国教育心理学专家在总结这两次实验的时候,引用了下面的几句话:
  第一句话是笛卡尔说的:怀疑就是方法。
  第二句话是法拉第说的:在学术上不盲从大师,他应当重事不重人,真理应当是他的首要目标。
  第三句话是爱因斯坦说的:科学发现的过程是一个由好奇、疑虑开始的飞跃。
  然后,他颇有感触地讲道:“应当教育孩子敬重老师,但更要教育孩子敬重真理。怀疑并不是缺点,总是没完没了的怀疑才是缺点。只有敢于怀疑,才能减少盲从。有怀疑的地方才有真理,真理是怀疑的影子。”
离线redseal
< YX集团 >

发帖
12252
金钱
2263
91币
633
信誉
0
资产
0 IST
在线时间
1552 小时
注册时间
2007-11-15
最后登录
2024-06-08
只看该作者 797楼 发表于: 2008-02-25 18:23:40
大学里的心理学课是很有意思的,老师们经常出一些有趣的题,比如有一道题是这样的:一个虔诚的小和尚上山参拜高僧,清晨出发上山,到山顶后在山上住了一夜。第二天清晨在与前一天同样的时刻,他又下山。求证他在上下山的路上,肯定会在同一时刻经过同一个点。
  乍一看,觉得此题新鲜有趣,可是左思右想却不得其解。题中既没给路程的长度,也没有给上下山的速度,假如小和尚上山时慢了一点,或他下山时快了一点,怎么能保证他会在同一时刻经过同一个点呢?老师给出了答案:把两天中的小和尚看成是两个人,假设他们在同一天的同一时刻出发,一个上山另一个下山,他们在途中必会相遇,也就是说在同一时刻经过同一个点。
  我之所以没有得出答案,完全是因为我只考虑了其中的某一个人。与人相处时亦是如此,与他人发生矛盾时,单从自己的角度考虑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只有从两个人的角度出发,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契合点。
  这同样是一道心理学老师出的题:如上图所示是一辆公共汽车,判断该车的行驶方向。
  同学们有的说左,有的说右,可是问起原因却没有一个经得起推敲。还是老师公布了答案:车应该是向左行驶的,因为车辆靠右侧通行,而车门在车的另一面,所以车的方向是向左。
  车有了门所以有了它的方向,那是因为门给了车一个定位,找到自己在社会中合适的位置,我们的人生也就有了方向。
  人生如题,题有千解,不同的人生态度会使你拥有不同的答案! 
离线redseal
< YX集团 >

发帖
12252
金钱
2263
91币
633
信誉
0
资产
0 IST
在线时间
1552 小时
注册时间
2007-11-15
最后登录
2024-06-08
只看该作者 798楼 发表于: 2008-02-25 18:23:52
一个木匠,造一手好门,他费了好多时日给自家造了一个门,他想这门用料实在,做工精良,一定会经久耐用。
  后来,门上的钉子锈了,掉下一块板,木匠找出一个钉子补上,门又完好如初。后来又掉下一颗钉子,木匠就又换上一颗钉子;后来又一块板朽了,木匠就又找出一块板换上;后来门栓损了,木匠就又换了一个门栓;再后来门轴坏了,木匠就又换了一个门轴……于是若干年后,这个门虽经无数次破损,但经过木匠的精心修理,仍坚固耐用。木匠对此甚是自豪,多亏有了这门手艺,不然门坏了还不知如何是好。
  忽然有一天邻居对他说:“你是木匠,你看看你们家的门?”木匠仔细一看,才发觉邻居家的门一个个样式新颖、质地优良,而自己家的门却又老又破,长满了补丁。于是木匠很是纳闷,但又禁不住笑了,“是自己的这门手艺阻碍了自己家门的发展。”于是木匠一阵叹息:“学一门手艺很重要,但换一种思维更重要,行业上的造诣是一笔财富,但也是一扇门,能关住自己。” 
离线redseal
< YX集团 >

发帖
12252
金钱
2263
91币
633
信誉
0
资产
0 IST
在线时间
1552 小时
注册时间
2007-11-15
最后登录
2024-06-08
只看该作者 799楼 发表于: 2008-02-25 18:24:47
抓螃蟹的渔民往往会携带头小肚子大的竹篓。捉到第一只螃蟹后,他们会把盖子盖严,以防止螃蟹逃走。捉到第二只螃蟹以后,渔民就不再盖盖子了。
  这是为什么?原来当有两只以上的螃蟹时,每一只都争先恐后地朝出口处拥去。但是,竹篓口很窄,只能允许一只蟹通过。于是当一只螃蟹爬到篓口时,其余的螃蟹就会用那同样威猛的大钳子抓住它,最终把它拖到下层,由另一只强大的蟹踩着它往上爬。尽管篓口一直敞开着,但却没有一只螃蟹能够幸运地脱离牢笼。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竞争面前固然不必讲什么谦让,但竞争的规则却不容随意践踏。如果破坏了共同遵守的竞争规则,有序变成了无序,竞争变成了乱争,那么在无规则的混乱状态下,每一个个体都会面对来自四面八方的不择手段地攻击,就会出现如螃蟹一样苦苦挣扎到篓口却又再度被拖回深渊的状况。规则是约束,更是保护。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