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希姆告老江湖,让96黄金一代的现役名单上,又少了一人。近几年在萨克拉门托,拉希姆已经搅不动风浪,突然隐退是迫于自然法则,可当年他也是响当当的一条汉子,选秀榜上的探花,说走就走,却也没多大的声响。
拉希姆从来没有成为过超级巨星,他也不是这块料,他的个人命运,和96一代之间,有一种隐约的联系。
96届能被称为黄金一代,确实不负虚名。从状元艾弗森,到排名第17位的小奥尼尔,成才率达到了80%,而在17位之后,还有“小鱼”费舍尔,“垃圾狗”威廉姆斯,马里克·罗斯这样卓越的角色球员。但这一代球员,有颇为相似的特点:成名极快,而由盛及衰的速度也极快。他们几乎在职业生涯的前五年,在NBA已经闯出了名儿,在职业生涯的前八年,就已经达到了个人的巅峰状态,可维系状态的时间,却不长。以核心球员身份,带领球队拿过冠军的,几乎没有,科比勉强算一个,但也只是和奥尼尔分享荣耀。而10年之后,依然能征善战,体能和技术保持在顶级的,只剩下了科比一人。
这是96一代的缩影,也是拉希姆的缩影。在历史上,还有更著名的黄金一代——不是03一代,而是1984年那一代。
1984年的标志性人物,一共四个:乔丹,奥拉朱旺,巴克利和斯托克顿。以成才率而言,84一代,并不比96一代更高,但他们的个人成就,更有神话色彩,这让84一代的印记,在NBA的簿册上,写得更浓更重。他们的显著特点就是老而弥坚,竞技状态长期保持在巅峰时期。乔丹7年才拿第一个冠军,巴克利到1993年才进总决赛,奥拉朱旺等了10年,斯托克顿是最晚一个打到决赛的。84一代就像内家高手,历经岁月磨砺,内力更加悠远绵长,气息持久,内劲充沛,96一代就像外家高手,功夫霸道,破山开路,但经不起岁月的推敲。
这不是偶然,与整体大环境有关。84一代初出道时,冷战尚未结束,美国经济还没有取得飞跃性的突破,体育产业正处于转型期,待价而沽,资本市场对于体育产业的追逐和投入,还停留在初步的认知阶段,加上斯特恩刚刚接手NBA,一系列新政还在娘胎之中。直接后果就是这批球员的工资和上一代相比,取得了提高,但和今天相比,不过是九牛一毛。所以他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全力维持状态,每一年的每一分钱,都得攒着劲儿去挣,而且多打一年是一年,这是自身经济利益所需。时势造英雄,此为是。
96一代不同,他们是斯特恩全球扩张的受益者,是克林顿执政下美国经济复苏发展的受益者,他们的年薪,是前一代的10倍。他们在轻松得到金钱的同时,很容易失去奋斗的本能,花天酒地,与骨肉皮厮磨,缺乏严格的约束力和管制力,身体机能过早凋谢,导致他们成名虽早,却难成大器。科比和纳什算是例外,也是因为他们的自我控制能力,和上一代相似。
一入江湖岁月催,谁都知道,可不见得人人能悟道。能悟道的,都得道了,剩下的,只能庸庸碌碌,无声无息地泯然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