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岁的巴菲特老爷子最近很忙。
最近一个周五,他花了一个多小时的时间,与来自多家商学院的学生同乐。在他最喜欢的餐厅Piccolo Pete's,拍了很多让人捧腹大笑的搞怪照片。
几天前,他把每年一度的重量级大作“致股东的信”,首次在《财富》杂志提前做了披露。其中谈到的一个核心的问题是——重新审视风险。
他在信中如此写道:在伯克希尔·哈撒韦,我们将投资定义为“现在将购买力让渡给他人,合理期待未来支付税率后,仍能获得更高的购买力”。简言之,投资就是放弃现在的消费,以便将来有能力消费更多。
由此他得出以下结论:衡量投资风险高低的指标不应是贝塔值,而是持有期满后投资人出现购买力损失的概率。资产价格可能大幅波动,但只要有理由肯定投资期满后它们带来的购买力能得到提升,这项投资就没有风险。
众所周知,在投资的专业领域,一般用贝塔值来衡量风险。通俗地讲,我们用投资标的的波动性来衡量风险。波动性越大,则被认为风险越大。
这个定义本身并没有错。
但巴菲特则是在从另一个角度提醒我们——你的钱躺着也可能中枪。
他继续现身说法:“过去的四十七里,美国国债不断地滚动,年回报率5.7%。听起来好像还不错。但对于个人所得税率平均为25%的个人投资者而言,这5.7%的回报率所能带来的实际收益是零。投资者缴纳的、可见的所得税将拿走上述回报率中的1.4个百分点,通胀因素这个隐形的税种将吞噬其余4.3个百分点。”
坦率地说,这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发现。只不过是重新回归常识。
但为何要给这样的常识披上如此华丽的外衣——以至于81岁的巴菲特,会在众所期盼的2012年度大作中如此浓墨重彩?
在我看来,这样的强调并不过分。因为资产管理这个行业,从正面看,是资产管理,从反面看,正是风险管理。
有两个应该摒弃的极端:第一种极端是:表面上完全拒绝风险,让你的钱躺着。但实际情况是,通胀在不断地把你的资产“割羊毛”。第二种极端是,在没有概率优势的情况下下注。这就如同进了赌场,你放弃了大脑,而指望运气。
而真正的风险管理,其实是在这两种极端之间游走平衡。包括评估风险、配置风险以及控制风险。
从这个角度来看中国的一些投资家,就会有很有意思的发现。
比如去年私募的收益冠军呈瑞投资的芮坤。他的波段操作,其实是用提前锁定收益的办法来管理风险。
比如去年私募的收益亚军倚天阁投资的唐伟晔,我在上期专栏中写过,他在用对冲和多策略等四种方式来管理风险。
比如今年开局表现优异的长金投资郑晓军、同威资产李驰、混沌投资王歆等一批各具个性的价值投资者。他们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不让钱躺着——大部分时候,他们的仓位都很重。这也是一种管理风险的模式。
无论你用何种方式,管理风险都是你财富的必答题。此时别忘了巴菲特的耳语,你的财富管理要有起步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