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2岁起看新闻联播续:父亲称未想过让其当官
一个叫黄艺博的武汉少年突然在网络“走红”。连日来,他戴着红领巾和“五道杠”的照片被网上疯传,还被一些网友指称“官相十足 视频:少年两三岁开始看新闻联播引网友关注
来源:北京卫视《都市晚高峰》
”;有人认为,在他新浪博客中成人化的语言疑为家长捉刀……
据了解,黄艺博(黄艺博微博)是湖北华一寄宿学校七年级学生,曾获“全国五星雏鹰奖章”、全国“十佳少年”提名奖等荣誉,现任中国少先队武汉市总队副总队长。
黄艺博的新浪博客注册时间表明,他以“乾坤如袖”为名的博客今年2月8日开通,至今仅发表1篇博文,上传两个图片专辑。
5月1日前,该博客点击率并不高;近两天,浏览量大增。其中,黄艺博戴着“五道杠”少先队牌的照片浏览量达3万人次,网友回复200多条。有网友评价“太有范儿了”,也有网友质疑“看来家里关系挺硬”。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黄艺博在《开博前言》中引用了先贤之语。他在前言中还写道:“想借此言志,表达自己为了‘中华民族之复兴,续写汉唐之盛世’的修身齐家、济世安邦之信念、气度、襟怀、理想和抱负。”
不少网友对一名13岁少年写出这样的句子感到疑惑。网友“月下茶靡”说:“明明是青春纯真的童年时代,却被培养成这样。文章是模仿大人语气写的。不知道是该责怪社会还是责怪家长、老师。”多数网友表示,难以接受“官样小大人”。
黄艺博过去已被多次报道,曾有媒体介绍他“两三岁开始看新闻联播,7岁开始坚持每天读《人民日报》、《参考消息》”。
黄艺博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孩子?
记者昨日分别采访湖北华一寄宿学校和黄艺博的父亲黄宏章。校方以“保护未成年人”为由拒绝接受采访。黄宏章表示,这两天不断接到媒体要求采访的电话,也看到了网上的各种评论,一家人心理压力都很大。
目前,黄宏章已删除儿子博客中的前言和照片。截至记者昨日发稿时,该博客的访问量已超过125万人次。
作为父亲,黄宏章在儿子黄艺博成长过程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对网友的诸多质疑和非议,他如何看待?
记者昨日连线黄宏章。
问:黄艺博为什么要开新浪博客?
答:我一直希望儿子用一些方式为自己的成长留下一些痕迹,就鼓励他在新浪网上开了博客。
问:听说他小学临近毕业时,您为他出过一本书?
答:是的,书名叫《阳光男孩黄艺博成长实录》。但那不是一本正式出版物,只不过是我把媒体对儿子做过的报道和他自己写的文章收录进去,送给他的朋友和老师。
问:黄艺博在新浪博客中的《开博前言》是他自己写的吗?
答:原稿的确是他写的。我看他写得不太好,进行了一些修改。
问:您是做什么工作的?平时关心时事吗?
答:我以前当过兵,现在是普通公务员,平时在家每天都要看新闻联播。
问:黄艺博从小就爱看新闻联播吗?
答:他两三岁时喜欢看动画片。我希望他将来也多关心国家大事,每天一到晚7时就让他和我一起看新闻联播。
问:那么小的孩子愿意坐下来看新闻吗?
答:起初,他不愿意。但他很乖,父母说什么他都听。看完新闻联播后,我还让他看动画片。他到了七八岁时,也习惯了每天看看新闻联播。
问:有些网友对黄艺博七八岁就读《人民日报》感到不可思议,那时他能读懂吗?
答:我的儿子不是神童,他那会儿刚开始学认字、学写作文;因为我喜欢读报,家里又有《人民日报》和《参考消息》,所以采用了“读报识字”的方法帮他拓宽阅读视野。
问:您是否为儿子做过人生规划?
答:我从来没给他做过什么人生规划,更没想过让他当官、做“领袖”。儿子有自己的个性和爱好。我和他妈妈认为,孩子的综合素质比成绩更重要。我们只是想从小为他的成长营造一个良好氛围,培养他先做人、再做事。(记者黄征)
黄艺博去年从江汉区滑坡路小学毕业。6年小学时光,他在老师心中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记者昨日采访几位教过他的老师,他们同时表示出担忧:“他从小就是个很谦恭、很端正的孩子。希望网上这些非议不要对他造成伤害,希望大家对他父母的教育方式多包容。”
“做人”很讲究细节
王飞云是黄艺博读五年级、六年级时的数学老师。她认为,这个男孩在做人的细节方面是许多孩子的典范。
当时,黄艺博的数学成绩不太好。王飞云经常在放学后无偿帮他开“小灶”。
一次,王飞云在教室里给黄艺博补习;听完课,黄艺博将两人坐过的椅子认真地摆放回原处。“我没想到他会有这样的举动。”王飞云回忆说,“一般的孩子没这么细心,他却做到了。”
王飞云告诉记者:“黄艺博当时与同学们相处得都很好。他的数学成绩不太好。但奇怪的是,很多同学喜欢找他问数学题。我想,也许是他比成绩更好的同学更乐于帮助别人吧。”
爱读书,不太活泼,但善于思考
语文老师程德鹏从五年级开始教黄艺博。在他的印象中,黄艺博比较内敛、爱读书,不像其他孩子那么活泼;但他善于思考,敢于把自己的想法写进日记让老师看到。
程德鹏接手这个班时,班上纪律不太好。身为大队委的黄艺博发现,全班同学做眼保健操和广播操的得分与以前相比降低了。于是,他在日记里写了一篇《疑问:给班主任的一封信》,详细分析全班纪律松散的原因。
程德鹏说:“他用这种方法提醒我,让我有些意外。”
受欢迎的“小大人”
刘群芳是低年级语文老师。黄艺博读一年级、二年级时,她曾辅导他写日记和作文。
“黄艺博那时并没有对时事表现出太大的兴趣。”刘群芳说,“但他读的书比其他学生多。我们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通常在三年级、四年级推荐学生们读人物传记,而黄艺博二年级就看这类书了。”
程德鹏认为,与同龄孩子相比,黄艺博的确成熟一些,像个“小大人”;不过,同学们都很喜欢他。他当班干部是从小组长开始做起的。后来,同学们推选他当班长、做大队委。
每周开一次“家庭会议”
经常带儿子去福利院看望孤寡老人,每周开“家庭会议”对每个成员进行小结……黄艺博的父亲培养教育儿子的方式被滑坡路小学老师赞赏,有的还借鉴运用于教育自己的孩子。
刘群芳有一次与黄艺博的父亲交流,得知他家每周都要开一次“家庭会议”,每个人都要发言,不仅总结自己这一周的表现,而且要指出其他成员的不足。黄艺博曾批评父亲抽烟太多。
刘群芳认为这种方式非常好,便将之“照搬”回家。她说:“我的儿子3岁了,平时喜欢吃独食。我每周也‘开会’;只不过儿子还小,不能只用语言批评他。一次周末,我专门给他的爷爷买了一包饼干,却不给他吃。那次‘家庭会议’让他知道了和别人分享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