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66阅读
  • 0回复

我们应该如何选择感冒药呢?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sentpk
 
发帖
220
金钱
2286
91币
0
信誉
0
资产
0 IST
在线时间
31 小时
注册时间
2009-11-25
最后登录
2011-07-21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0-12-28 14:21:39

随着气温的降低,感冒的人越来越多,西药中除了快克值得信赖,信手拈来的使用以外。选用口服治疗感冒的中成药,毒副作用小且简便不影响工作,符合阶梯用药原则。但是,面对市场上品种繁多的药品,我们切忌盲目选用,必须对症用药,否则,不仅无效,延误病情,甚至加重病情。在此,介绍几种简单的选用方法。
  1、风寒性感冒。症状为恶寒重,发热轻或不发热、头痛、鼻塞、流清涕、喉痒、咳嗽。这时应该选用发散风寒的辛温解表药,如九味羌活丸、参苏理肺丸、通宣理肺丸,不能选用桑菊感冒片、银翘解毒片、羚翘解毒丸、羚羊感冒片,误用会加重病情或者迁延不愈。
  2、风热性感冒。症状为发热重,恶寒轻,头痛宜胀,咽喉红作痛或者胀痛,或口干欲饮,咳嗽,咯痰黄稠。这时应该选用清热宣肺的辛凉解表药,如桑菊感冒片或银翘解毒丸、羚羊感冒片、羚翘解毒丸等,不能选用九味羌活丸、参苏理肺丸、通宣理肺丸,误用会引起体温升高,咽疼加重。
  3、感寒湿滞性感冒。外用风寒表症,发热严守恶寒,体温不高,头痛,内有痰湿中阻,胃脘满闷,恶心呕吐,腹痛泻下。可选用解表化湿的药物如藿香正气水液或藿香正气水,不可服用保和丸、山楂丸。
  4、表里双感性感冒。症状为壮热憎寒,头痛目眩,口苦口干,咽喉肿痛,大便秘结,小便赤涩。这时应该选用表里双解的药物,如防风通圣丸。
  5、气虚性感冒。症状为身体素虚,抵抗力低,平时易出汗,不耐风寒,身倦乏力,食欲不振,轻度发烧,鼻流清涕,常缠绵日久不愈,或者反复感冒。这时用一般感冒药疗效不好,应该选用补中益气丸。
  5。中医药方
  (一)
  【辨证】血虚外感。
  【治法】辛凉解表。
  【方名】桑枝茅根汤。
  【组成】嫩桑枝30克,白茅根30克,霜桑叶9克,净连翘9克,苦桔梗9克,生甘草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冷方南方。
  (二)
  【辨证】外感时疫邪毒。
  【治法】发汗解表,清热解毒。
  【方名】青银汤。
  【组成】青蒿6克(后下),银柴胡12克,桔梗12克,黄芩12克,连翘12克,银花12克,板蓝根12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陈炯抗方。
  (三)
  【辨证】外感风热。
  【治法】辛凉解表,清热肃肺。
  【方名】银栀汤。
  【组成】银花12克,连翘12克,栀子10克,薄荷5克,牛蒡子10克,桔梗6克,甘草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朱广华方。
  (四)
  【辨证】阴虚外感。
  【治法】养阴清热,宣肺解毒。
  【方名】蓝地汤。
  【组成】板蓝根50克,生地50克,寸冬20克,知母20克,桑叶20克,桔梗15克,蝉退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出处】程光正方。
  (五)
  【辨证】湿邪犯表,内阻脾胃。
  【治法】芳香化湿,发汗解表,理气健脾,调整胃肠。。
  【方名】藿朴三仁汤。
  【组成】藿香8克,厚朴6克,法夏6克,茯苓9克,杏仁6克,苡仁12克,白蔻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次,日服2次。
  【出处】孙克勤方。
  (六)
  【辨证】外感风寒。
  【治法】辛温解表。
  【方名】荆防排毒汤加减。
  【组成】荆芥10克,防风10克,桑叶9克,豆豉12克,羌独活各10克,前胡6克,陈皮6克,薄荷6克(后下),鲜姜2片,杏仁10克,苏叶9克,焦枳壳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施闻鸡方。
  (七)“寒包火”内热外寒型感冒
  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周国平先生独创“感冒合剂”。具体方药如下:
  炙麻黄6g 杏仁10g 生石膏30g 生甘草5g
  柴胡10g 黄芩10g 板蓝根15g 银花20g
  羌活10g 苏叶10g 薄荷6g
  病名。指外感风寒等外邪或因时令不正而致病。见《丹溪心法•中寒》。《医理真传》卷一:“夫病而曰外感者,病邪由外而入内也。外者何?风寒暑湿燥火六淫之气也。”临床上当分轻重、寒热。《证治要诀》卷二:“感冒为病,亦有风寒二证,即是伤寒外证初起之轻者,故以感冒名之。”临床以恶风寒、喷嚏、鼻塞、流涕、头痛、全身酸楚等症为多见,或有发热,或有咳嗽,或见咽痒、咽痛。风寒感冒,宜辛温解表,用葱豉汤、荆防败毒散等方;风热感冒者,宜辛凉解表,用银翘散、桑菊饮等方;虚人感冒,宜参苏饮。感冒呈流行趋势者,又名时行感冒,病情一般重于普通感冒,《七松岩集》:“凡感冒之病,以为轻浅,忽略不治,又兼饮食不节,荤酒不戒,以致轻病变重……”提示医生和患者对此病不容轻视。参见风寒感冒、风热感冒、时行感冒等条。又:感冒又有俗名伤风。李中梓在《医宗必读•伤风》中提出用消风散、神术散、川芎茶调散等方治疗四时感冒、伤风、症见头痛,鼻塞声重,发热恶寒等症;如兼见咳嗽涕唾稠粘,可选用桑菊饮、银翘散、杏苏散等方。如见恶寒甚而口渴、心烦、便秘、脉洪数者,可用清凉饮加减。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