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冬天,小孙女庞思睿是在上海市过圣诞节的,她从新疆第一次来到上海市看望爷爷奶奶。
那时,小孙女睿睿已经四岁半了,是个活泼可爱的好孩子,我和老伴儿都十分欢喜她。生活上给她吃好穿好那就不用细说了,因为我们要尽到抚养的义务和责任。我和老伴儿还带她到南京路步行街、人民公园、外滩和城隍庙去游玩过;还到她最爱去的上海动物园,在那里亲眼看到了老虎、狮子、河马、企鹅、猴子和大熊猫等等动物朋友,增长了不少感性知识。
时间过得真快,秋天过去就到冬天了,接着圣诞节快要来到了。圣诞节虽然是个外国人的盛大节日,但是随着国际交往的日益增多,上海人对圣诞节也越来越重视了。大街上、商场里挂起了圣诞树和圣诞老人的图像,电视上也播出了类似的商业广告。小孙女爱看电视,接触到这方面不少的知识。为了营造节日气氛,我到家乐福大卖场为小孙女买了几样糖果和小玩具,还特意买了一顶圣诞老人戴的尖红帽子。尖红帽子镶着一道白边儿,顶部缀一个白绒球,显得十分别致美观。小孙女如获至宝,爱不释手,一会儿自己戴上红帽子,站在大橱镜子前照来看去;一会儿又取下来戴在我的头上,还说我有点儿像圣诞老人,就差胡子没有人家那么长。我一听吓了一跳,我实在愧不敢当。我自己心明肚知,还不是胡子长短的问题,主要是我的功德还没有达到那个境界,没有为众生为社会做过多少善事。我的心里只装着小孙女、外孙子等几个关系密切的小朋友,还没有装下全中国全世界的小朋友们;再说我的小口袋里也没有多少礼物可送,我对圣诞老人难望其项背,何啻相差十万八千里路呢。我只能表明一个小小的心愿,毕生努力争取吧,对小朋友们好些再好些,力求功德圆满吧。
圣诞节过后的某天,小孙女睿睿翻看我的写字台,看到了里面的一个布袋和尚的小石像,就拿出来观摩着,并惊喜地对我说她找到了另一个“圣诞老人”。我问她为什么要这样看待他呢?小孙女说他背着一个大布袋呀,里面肯定装着许多准备送给小朋友们的节日礼物。小孙女其实是头一回看到布袋和尚的形象,连他的名字都不会称呼,只是牵强附会地呼作“另一个圣诞老人”。不过小孙女也蛮够聪明的,蛮会联想的,仅从布袋上就认为布袋和尚就是“圣诞老人”。其实二者是有很大区别的,圣诞老人属于基督教,布袋和尚属于佛教,二者在教义和形象上是有很大不同的;但是二者有一个不约而同的共同点,就是都身背一个大布袋,里面装满了节日礼物,准备送给需要援助的人们、特别是小朋友们。在小孩子们的心目中,圣诞老人和布袋和尚都是救苦救难的慈善老人。
说到这里,我又对小孙女说,这个小石像塑造的不是外国的圣诞老人,而是咱们中国古代一位慈善的和尚老人,他也会给小朋友们带来吉祥和幸福的。小孙女听了顿生敬仰之情,把小石像紧紧抱在胸口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