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最前:
因为《
魔兽世界》,暴雪这个名字被普遍认知,一般人乍一听到,“哦呵,暴雪啊,暴雪出品,必属精品”。
然则在更久的以前,那个《星际争霸》、《
暗黑破坏神》的时代,至今仍无法忘怀,在这些老玩家的眼里,今日的暴雪早已变质,理想中完美的暴雪其实仅是那个小小的“北方暴雪工作室”。
这一段
历史在《魔兽世界》在中国大红大紫以前可能并不为人知,而下面,我们来说一下电视不让放的、电台不让播的…缓和下气氛,静下心客观认识那一段历史!
最初简陋的小工作室,时光流转,如今的气派光鲜
今日之暴雪:要风得风,要雨得雨《魔兽争霸》系列、《星际争霸》系列、《
暗黑破坏神》系列、《魔兽世界》,暴雪在上世纪末到本世纪初开创了一个
辉煌,它所带来的对战体系以及虚拟世界的世界观让长久以来桎梏于传统思维的人们眼前一亮,从此众多玩家跟随着暴雪一路走来。
在暴雪不断前行的路上,“暴雪出品,必属精品”已经成了深入玩家心中的名言。
暴雪的核心精品之作
然而,10几年前,谁曾想到,这个默默无闻的研发小制作的公司会在短暂的时间内,迅速成长为让业界同行尊敬、让游戏玩家膜拜的
巨人。
在很多年里,它都在积蓄力量,在这期间,它拥有了日后让众多游戏公司眼馋的开发团队,正是这些供职于暴雪的游戏制作大师们使暴雪产品拥有了世界级作品的灵魂。
然而,我们见过太多的兴盛、衰败,暴雪亦如此,在不断壮大、扩张的日子里,它经历了一次次来自于内部或外部的各种侵扰之后,暴雪那坚实厚重的城
墙已然出现裂痕。
产品主创离职、受关注的游戏不断跳票、《魔兽世界》BUG频出、游戏设计理念僵化、设计团队创意枯竭……
暴雪近年来的一系列表现和变化,真的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强大帝国大厦将倾前的颓萎。暴雪帝国真的已经到了“盛极必衰”的时候?
这只是一种循环?一种巧合?还是积重难返?
传奇之路上的离合:英雄难为“五斗米”折腰影响深远的内耗
自古便没有恒久不变的事物,用盛极必衰来形容如今的暴雪再恰当不过了,从当初的“Silicon & Synapse”(暴雪最初的名称)逐渐壮大演变为如今的“暴雪娱乐”后,当初单纯的仅仅因为热爱游戏而进行开发的团队身后隐藏了太多的利益纠纷,诸多不和谐因素导致了暴雪精英人才的大量流失。
2003年6月发生了着名的“四君子事件”当属最轰动、对暴雪影响最深远的一次人员变动,这次事件直接导致了暴雪北方制作室副总裁Bill Roper的离职,随后带领原本是《暗黑破坏神2》的几位主要设计者另起炉灶推出了《
暗黑之门:伦敦》,而这也直接导致了《
暗黑破坏神3》的研发计划大大延后。
主创人员的离开是《
暗黑3》屡屡延后的主要原因
Bill Roper的离职引发了暴雪内部的一系列地震
至于暴雪另一款万众瞩目的大作《星际争霸2》则延续着暴雪一贯的优良传统——跳票不断。按照目前这款游戏的受关注情况来看,只要游戏品质稍有含糊,暴雪这块金字招牌将受到毁灭性的打击,对于这么长时间没有推出过新作的暴雪来说,《星际争霸2》的质量将会左右公司未来的走向。
昨日经典之暴雪的灵魂:北方暴雪工作室现在让我们来回顾一下暴雪的部分离职人员的名单。
公司董事:David Brevik、Bill Roper、Erich Schaefer、Mike O''Brien等;其他管理职位成员:Patrick Wyatt(研发部副总)、Kenneth Williams(北方暴雪的运营总监)、Richard Seis(技术主管)等;《暗黑破坏神》项目成员:David Brevik(项目主管、设计主管、程序主管)等;《星际争霸》项目组成员:Mark Kern(制作人)、James Phinney(设计总监兼制作人)等;《魔兽世界》项目组成员:Mark Kern(项目组长)、Matt "Colonel" Sanders(关卡主设计师)等。
可曾记得最初的研发团队带给我们的惊艳
从这么长的名单中可以看出,暴雪已经流失了很大一批重要的成员,甚至包括四位公司高层。按理说,如果是国内游戏公司遇到这样大面积的人员流失,不死也半残了。亏得暴雪实力够强,到如今不仅活着,还活得越来越好了。可是,这些重要成员的出走真的没有造成影响么?
其实不然,或许表面上看不出来,但是,暗黑团队的大部分成员包括主策划、主要制作人的离开,直接造成了北方暴雪的关闭,而《暗黑破坏神3》至今仍然是寂然无声。
人员的大幅度流动,给暴雪造成的隐性危机,虽然被掩盖于其辉煌的外表之下,但已渐渐初露端倪。暴雪最核心、最能给产品注入灵魂的开发团队就这样在一次次利益交锋和人员更迭之中,被折腾松散了……我们还能看到这些无法凝聚起来的团队开发出极具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游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