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7628阅读
  • 2065回复

*****中*国*历*史*&*中*国*文*化*****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semi
发帖
*
金钱
*
91币
*
信誉
0
资产
0 IST
在线时间
小时
注册时间
*
最后登录
*
只看该作者 210楼 发表于: 2008-03-02 19:41:42
7 假途灭虢之战


                              “必胜之兵必隐”

    假途灭虢之战,是春秋初年晋国诱骗虞国借道,一石双鸟,先后攻灭虢、虞两个小
国的一次作战。这次战争的规模虽然不大,但是却揭示了军事斗争的一些重要规律,给
后世留下重要的启示和教益。
    春秋初期,诸侯并立,兼并无已。位处中原地带的晋国,在这场弱肉强食的大混战
中不断兼并征服小国,势力迅速崛起。晋献公在位期间,又把其南面的两个小国——虢
国和虞国预定为吞并的目标。
    可是,晋国要顺利实现这一目的也不是那么容易的。虢、虞两国虽然地狭人稀,国
力弱小,但却是同姓毗邻,结有同盟。晋国同其中任何一国开启战端,都意味着要同时
和两国之师相抗衡。如何拆散虢、虞两国的同盟关系,使自己避免陷于两线作战,这乃
是晋国在吞并两国军事行动中首先必须解决的问题。
    终于,晋国大夫荀息想出了一条一箭双雕的妙计:即用厚礼重宝贿赂收买虞公,拆
散虢、虞之间的同盟,向虞国假道攻打虢国,待虞国中计、虢国败亡后再图后举。晋献
公听了荀息这一献计后,认为计谋很好,但是还存在有一定的顾虑,一是有些舍不得自
己的珍宝,二是忌惮虞国那位贤臣宫之奇会揭穿晋国的用心。针对晋献公的犹豫,荀息
一一予以妥善的解释,指出送珍宝给虞国,等于是将它暂时存放在那里,迟早还将收回;
至于宫之奇,虽有些能耐,但他的意见虞公不一定会采纳,未足为惧。一番话打消了献
公的最后顾虑,他决定依照荀息的计谋展开行动。
    不久,荀息携带着良马、美玉等奇珍异宝出使虞国。到了那里后,即晋见虞公,献
上珍宝,并向虞公正式提出借道攻虢的要求。虞公既贪利收下了良马、美玉,又不敢轻
易开罪于晋国,于是便应允晋国军队通过虞国土地去征伐虢国,并表示愿意出兵协助晋
国作战。宫之奇认为此事大为不妥,在一旁加以谏阻,但虞公根本听不进去,只是一意
孤行,硬朝着晋人的圈套里钻去。
    公元前658年夏,晋大夫里克、荀息统率晋国军队通过虞国的土地去攻打虢国,虞
公践约派出军队同晋军会师,然后协同晋军展开军事行动。晋军在虞军的积极配合下,
进展顺利,很快攻占了虢国的下阳(今山西平陆境),一举控制了虢、虞之间的战略要
地,并通过此事进一步摸清了虢、虞两国的虚实,为下一步行动创造了条件。
    时隔3年,晋献公又一次向虞国提出了借道伐虢的要求。
    这时虞国大夫宫之奇更透彻地看清了“假道”背后所包藏的险恶用心。指出“虢国
如果灭亡,虞国必然跟着完蛋”。警告虞公“晋不可启,寇不可玩”。力图以虢、虞两
国“辅车相依,唇亡齿寒”的利害关系劝阻虞国假道于晋。可是虞公利欲熏心,根本不
采纳宫之奇的建议,反而以晋为自己的同姓国,必不会害己作理由,又答应了晋国借道
的要求。宫之奇见虞国灭亡近在旦夕,为避祸计,便率领族人逃离了虞国。
    这次晋献公亲自统军借道虞国攻打虢国,声势远较前一次为大,可见其志在必得。
晋军进展迅速,很快兵临虢都上阳(今河南陕县境)城下,加以团团围困。虢国弱小无
援,数个月后即为晋军所灭,虢公丑仓皇逃奔京师(今洛阳)。晋军随即凯旋回师,行
经虞地驻扎时,即乘其不备发动突然袭击,生俘虞公,轻而易举地灭亡了虞国,最终达
到了吞并两国的目的。
    晋军的胜利,在于它能够做到“必胜之兵必隐”这一点,以借道的假象巧妙掩盖自
己各个攻灭虢、虞的真实企图。“兵不厌诈”,晋国君臣深谙此中奥秘,故能确保自己
以强击弱、以大攻小战略意图的实现。在行施“借道”这一计谋过程中,晋国君臣还能
针对虞公贪利爱财的弱点,诱之以利,迷惑其心智,使敌人始终由自己牵着鼻子走,无
所作为。
    虞国的失败,首先是国力、军力远不逮人,故成为晋国敢于觊觎的对象。其次是其
最高统治者虞公昏聩庸劣,贪图眼前小利,破坏与虢国的战略同盟关系;又文过饰非,
拒纳谏言,终于引狼入室,自取咎殃。第三,与上两点相联系的是,虞国对晋国灭虢后
的战略新动向毫无察觉,放松警惕,不作戒备,以至晋军发动突然袭击之时,无暇抵抗,
束手就擒。
    假道灭虢之战体现了相当丰富深刻的军事斗争艺术,因此受到历代兵家的广泛重视。
著名兵书《三十六计》还曾将它立为一计,以概括军事斗争中这样一条重要规律:战争
指导者有意掩盖自己的真实意图,利用敌人贪利、畏怯等弱点,借攻击第三者为由,顺
势渗透自己的势力,控制对方。一俟时机成熟,即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发起攻击,一举
消灭或制服对手,达到一石两鸟的目的。
    在历史上,假道伐虢也经常为一些人所仿效,而成为强兼弱、大吞小过程中所惯用
的策略手段。比如公元963年,北宋赵匡胤“假道荆湖”,袭占荆、湖,并灭南平、武
平两地割据势力,就是显著一例。当然,此战中所反映的唇亡齿寒的另一层道理,也为
后世弱国联合以抗击强国的斗争实践提供了有益的启迪。
离线semi
发帖
*
金钱
*
91币
*
信誉
0
资产
0 IST
在线时间
小时
注册时间
*
最后登录
*
只看该作者 211楼 发表于: 2008-03-02 19:42:32
8 城濮之战


                            “退避三舍,后发制人”

    俗话说“先下手为强,后动手遭殃”。在军事上,“先发制人”也是一个重要的命
题。早在《左传》中便有“先人有夺人之心”的提法,后人也多强调“兵贵先”、“宁
我薄人,无人薄我”,意思都是主张争取作战中的先机之利。
    可是,事情并不是绝对的。在一定条件下,“后发制人”也是军事斗争的重要手段,
它与“先发制人”之间存在着辩证的统一。其实质便是积极防御,即以防御为手段,以
反攻为目的的攻势防御,它常常成为较弱一方克敌制胜的重要法宝。春秋时期的晋楚城
濮之战,就是历史上这方面的典型战例之一。
    城濮之战发生于鲁僖公二十八年(公元前632年),它是春秋时期晋、楚两国为争
夺中原霸权而进行的第一次战略决战。在这场战争中,楚军在实力上占有优势,但是由
于晋军善于“伐谋”、“伐交”,并在战役指导上采取了正确的扬长避短、后发制人的
方针,从而最终击败了不可一世的楚军,“取威定霸”,雄踞中原。
    春秋时期,大国争霸,最先崛起的是东方的齐国。齐桓公死后,齐国内乱不已,霸
业遂告中衰。这时,位于长江中游地区的楚国乘机向黄河流域扩展势力,并在泓水之战
中挫败宋襄公图霸的企图,将自己的势力范围发展到长江、淮河、黄河、汉水之间,控
制了郑、蔡、卫、宋、鲁等众多中小国家。
    正当楚国势力急剧向北发展的时候,在今山西、河南北部、河北西南一带的晋国也
兴盛了起来。公元636年,长期流亡在外的晋公子重耳历尽艰辛,终于回国即位,是为
晋文公。他执政后,对内修明政治,任贤使能,发展经济,崇俭省用,整军经武;对外
高举“尊王”旗帜,争取与国,从而逐步具备了争夺中原霸权的强大实力。
    晋国的壮大崛起,引起了楚国的严重不安。两国之间的矛盾因此日趋尖锐。而围绕
对宋国的控制权,终于导致了这一冲突的全面激化。
    公元前634年,鲁国因和曹、卫两国结盟,几度遭到齐国的进攻,便向楚国请求援
助。而泓水之战后被迫屈服于楚的宋国,这时看到晋文公即位后晋国实力日增,也就转
而依附晋国。楚国为了维持自己在中原的优势地位,便出兵攻打齐、宋,并想借此来扼
制晋国势力的东进和南下。而晋国也不甘心长期局促于黄河以北一带,于是便利用这一
机会,以救宋为名,出兵中原。
    公元前633年冬,楚成王率领楚、郑、陈、蔡多国联军进攻宋国,围困宋都商丘。
宋成公于危急中派大司马公孙固到晋国求救。晋国大夫先轸认为这正是“报施救患,取
威定霸”的良机,力主晋文公出兵。但是,当时晋、宋之间隔着曹、卫两国,劳师远征,
有侧背遇敌的危险;况且楚军实力强大,正面交锋也无必胜把握。正当晋文公为此踌躇
犹豫之际,狐偃进而向晋文公提出建议:先攻打曹、卫两国,调动楚军北上,以解救宋
国,这样就坚定了晋文公出兵的决心。战略方针确定后,晋国君臣随即进行了战前准备,
将原来的两个军扩编为上中下三个军,并任命了一批比较优秀的贵族官吏出任各军的将
领。
    准备就绪后,晋文公遂于公元前632年1月统率大军渡过黄河,进攻卫国,很快占领
了整个卫地。接着,晋军又向曹国发起了攻击,三月间,攻克了曹国都城陶丘(今山东
定陶),俘虏了曹国国君曹共公。
    晋军攻打曹、卫两国,原来的意图是想引诱楚军北上,然而楚军却不为所动,依然
全力围攻宋都商丘。于是宋国又派门尹般向晋告急求援。这就使得晋文公感到进退为难:
如不出兵驰援,则宋国力不能支,一定会降楚绝晋,损害自己称霸中原的计划;但若出
兵驰援,则原定诱使楚军于曹、卫之地决战的战略意图便将落空,且己方兵力有限,在
远离本土情况下与楚军交战恐难以取胜。为此,晋文公再度召集大臣进行商议。先轸仔
细分析了形势,建议让宋国表面上同晋国疏远,然后由宋国出面,送一份厚礼给齐、秦
两国,由他们去请求楚军撤兵。同时晋国把曹、卫的一部分土地赠送给宋国,以坚定宋
国抗楚的决心。楚国同曹、卫本来是结盟的,如今看到曹、卫的土地为宋所占,必定会
拒绝齐、秦的劝解。齐、秦既接受了宋国的厚礼,这时便会抱怨楚国不听劝解,从而同
晋国站在一起,出兵与楚国作战。晋文公对此计颇为赞赏,马上一一施行。楚成王果然
拒绝了齐、秦的调停,而齐、秦见楚国不给自己面子,也大为恼怒,便出兵助晋。齐、
秦都是当时的大国,他们放弃中立立场,使得晋、楚双方的力量对比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楚成王看到晋、齐、秦三大国结成联盟,形势明显不利于己。就主动把楚军撤退到
楚国的申地(今河南南阳),并命令戍守穀邑的大夫申叔迅速撤离齐国,要求令尹子玉
将楚军主力撤出宋国,避免与晋军冲突。他告诫子玉,晋文公非等闲人物,不可小觑,
凡事要量力而行,适可而止,知难而退。
   


被过滤广告

    但是子玉却骄傲自负,根本听不进楚成王的劝告,仍坚决要求楚成王允许他与晋军
决战,以消弥有关他指挥无能的流言,并请求楚成王增调兵力。楚成王优柔寡断,同意
了子玉的决战请求,希冀他侥幸取胜;但是又不肯给子玉增拔充足的决战兵力,只派了
西广、东宫和若敖之六卒等少量兵力前往增援。
    子玉得到了楚成王增派的这部分援兵后,更加坚定了他同晋军作战的决心。为了寻
找决战的借口,他派遣使者宛春故意向晋军提出了一个“休战”的条件:晋军撤出曹、
卫,让曹、卫复国,楚军则解除对宋都的围困,撤离宋国。子玉这一招不怀好意,实际
上是要让晋国放弃争霸中原、号令诸侯的努力。但晋文公棋高一着,采纳了先轸更为高
明的对策:一方面将计就计,以曹、卫同楚国绝交为前提条件,私下答应让曹、卫复国。
另外扣留了楚国的使者宛春,以激怒子玉来寻战。子玉眼见使者被扣,曹、卫叛己附晋,
果然恼羞成怒,倚仗楚、陈、蔡联军兵力的优势,气势汹汹地扑向晋军,寻求战略决战。
    晋文公见楚军向曹都陶丘逼近,为了避开楚军的锋芒,选择有利的决战时机,诱敌
深入,后发制人,遂下令部队主动“退避三舍”,撤到预定的战场——城濮(今河南濮
城)一带。
    晋军的“退避三舍”,实际上是晋文公谋略胜敌的重要一着妙棋,它在政治上争得
了主动——“君退臣犯,曲在彼矣”,赢得了舆论上的同情。在军事上造就了优势——
便于同齐、秦等盟国军队会合,集中兵力;激发晋军将士力战的情绪;先据战地,以逸
待劳等等。从而为晋军后发制人,夺取决战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对晋军的主动后撤,
楚军中不少人都感到事有蹊跷,主张持重待机,停止追击。然而刚愎自用的子玉却认为
这正是聚歼晋军,夺回曹、卫的大好时机,挥兵跟踪追至城濮。
    晋军在城濮驻扎下来,齐、秦、宋诸国的军队也陆续抵达和晋军会合。晋文公检阅
了部队,认为士气高昂、战备充分,可以同楚军一战。楚军方面,决战的准备也在积极
进行之中,子玉将楚军和陈、蔡两国军队分成中、左、右三军。中军为主力,由他本人
直接指挥;右翼军由陈、蔡军队组成,战斗力薄弱,由楚将子上统率;左翼军也是楚军,
由子西指挥。
    公元前632年4月4日,城濮地区上空战云弥漫,晋楚两军在这里展开了一场战车大
会战。在决战中,晋军针对楚中军较强、左右两翼薄弱的部署态势,以及楚军统帅子玉
骄傲轻敌、不谙虚实的弱点,采取了先击其翼侧,再攻其中军的作战方针,有的放矢发
动进攻。晋下军佐将胥臣把驾车的马匹蒙上虎皮,出其不意地首先向楚军中战斗力最差
的右军——陈、蔡军猛攻。陈、蔡军遭到这一突然而奇异的打击,顿时惊慌失措,一触
即溃。楚右翼就这样迅速就歼了。
    接着晋军又采用“示形动敌”,诱敌出击,尔后分割聚歼的战法对付楚的左军。晋
军上军主将狐毛,故意在车上竖起两面大旗,引车后撤,装扮出退却的样子。同时,晋
下军主将栾枝也在阵后用战车拖曳树枝,飞扬起地面的尘土,假装后面的晋军也在撤退,
以引诱楚军出击。子玉不知是计,下令左翼军追击。晋中军主将先轸、佐将郤臻见楚军
中了圈套,盲目出击。便立即指挥最精锐的中军横击楚左军。晋上军主将狐毛、佐将狐
偃也乘机回军夹攻。楚左翼遭此打击,退路被切断,完全陷入了重围,很快也被消灭了。
子玉此时见其左、右两军均已失败,大势尽去,不得已下令中军迅速脱离战场,才得以
保全中军。楚军战败后,向西南撤退到连谷,子玉旋即被迫自杀。城濮之战就此以晋军
获得决定性胜利而告结束。
    城濮之战后,晋文公在践土(今河南郑州西北)朝觐周王,会盟诸侯,向周王献楚
国俘虏四马兵车一百乘及步兵一千名。周襄王正式命晋文公为侯伯。晋国终于实现了
“取威定霸”的政治、军事目标。
    城濮之战初期,晋军兵力劣于对手,又渡过黄河在外线作战,处于不利的地位。但
是晋文公能够善察战机,虚心采取先轸等人的正确建议,选择邻近晋国的曹、卫这两个
楚之与国为突破口,先胜弱敌,取得以后作战的前进基地。随后又运用高明的谋略争取
齐、秦两大国与自己结成统一战线,争取了战争的主动权。当城濮决战之时,敢于贯彻
后发制人的作战方针,主动“退避三舍”,避开楚军的锋芒,以争取政治、外交和军事
上的主动,诱敌冒险深入,伺机决战。同时与齐、秦、宋各国军队会合,集中起相对优
势的兵力;并针对敌人的作战部署,乘隙蹈虚,灵活地选择主攻方向,先攻打敌人的薄
弱环节,予敌各个击破,从而获得了这场战略决战的辉煌胜利。
    反观楚军方面,则是君臣不睦,将骄兵惰,君主昏庸无能,主帅狂妄轻敌,既不知
妥善争取与国,又不能随机多谋善断。加上作战部署上的失宜,军情判断上的错误,临
战指挥上的笨拙,终于导致了战争的失败,将自己在争霸中原中的优势地位拱手让人,
给后人留下了极其深刻的教训。
离线semi
发帖
*
金钱
*
91币
*
信誉
0
资产
0 IST
在线时间
小时
注册时间
*
最后登录
*
只看该作者 212楼 发表于: 2008-03-02 19:43:21
9 邲之战


                            晋楚争霸中原的第二次较量

    邲之战,是春秋中期的一次著名会战,是当时两个最强大的诸侯国——晋、楚争霸
中原的第二次重大较量。在作战中,楚军利用晋军内部分歧、指挥无力等弱点,适时出
击,战胜对手,从而一洗城濮之战中失败的耻辱,在中原争霸斗争中暂时占了上风。至
于楚庄王本人,也由于此役的胜利,而无可争辩地挤入史所称道的“春秋五霸”位置。
    楚国虽然在城濮之战中遭到失败,但由于它长期以来都是南方地区的大国,地广民
众,物产丰富,兵力充裕,因此仍具备着东山再起的实力。城濮之战后不久,楚国即同
晋国讲和,以减轻晋国的压力,转移晋国的视线。在达到这一目的后,楚国积极发展军
力,伺机再次北上中原,同晋争霸。
    晋国方面自取得城濮之战胜利后,开始放松对楚动向的警惕,而与原先的盟国秦之
间产生了矛盾。矛盾的激化,是两国间先后几度兵戎相见。其中最为著名的便是殽之战。

是役,晋军虽然伏击秦军成功,使对方“匹马只轮未返”,取得战役上的大胜;但是在
战略上却是大大的丢分,它使得秦晋同盟关系陷于瓦解,两国间战事频繁,秦国亲近楚
国,从而极大地牵制了晋的力量,这就为楚国再次北进中原提供了客观上的帮助。
    楚国方面于是便利用这一机会,再次向中原地区用兵,扩张自己的势力。它接连并
吞中原南部的江、蓼、六等小国,并伐郑伐陈,使之降服。接着它又先后迫使蔡、宋等
国归附自己。楚庄王继位之后,英明有为,在他的整治下,楚国的实力有了进一步的增
强,甚至借出兵讨伐陆浑之戎为名,公然陈兵于洛邑境内,向周天子询问九鼎之大小和
轻重。九鼎是国家权力的象征,楚庄王这样做,无疑暴露了他欲取代周天子的用心。此
举虽然遭到周臣王孙满的批驳,但是却充分反映了楚国实力再度崛起的这一客观事实。
    当然,楚庄王心里清楚,要真正号令中原诸侯,光征服陈、蔡等国是不够的,而必
须从军事上战胜晋国才能实现自己的夙愿。于是,他积极伺机寻求与晋开战的时机。与
此同时,晋国也不能容忍楚国势力重新弥漫于中原的局面,故召开盟会,争取与国,力
图抑制楚国的北进。当时,郑、宋等国家夹在晋、楚势力之间,对哪一方也不敢轻易开
罪,只好两面讨好,以求自保。尤其是郑国,位于中原腹心四战之地,处境更是微妙。
这时它为晋国的威逼,权衡利害,又投靠晋国。楚国深知郑在争霸全局中的重要性,决
定对郑用兵,迫使其服己,以便进而封锁黄河,阻晋南下。于是周定王十年(公元前
597年)春,楚庄王以郑通晋为罪名,大举伐郑,拉开了晋楚邲之战的序幕。
    是年六月,郑国都城在被围数个月后,因得不到晋军的及时援助,虽经坚决抵抗,
但终于为楚军所攻陷。郑襄公肉袒向楚军请和,楚庄王答应了这一媾和请求,退兵30里,
派使臣与郑盟,郑国以襄公弟子良入楚为质。
    郑国是晋进入中原的通道,晋国自然不能允许楚国控制这里。所以当楚围郑二个月
后,晋景公就委任荀林父为中军元帅,率军救郑。然而晋军发兵已延误战机,进军又不
迅速,所以当郑与楚媾和的消息传来时,晋军才抵达今河南省黄河北岸的温县地区,陷
入了战略上的被动。
    在决定下一步战略方案的时候,晋军内部发生了尖锐的分歧和激烈的争执。荀林父
认为郑既已降楚,晋军再去救郑就失去了意义,所以主张暂时不渡黄河,勒兵观衅,待
楚军南撤后再进兵,逼郑附己。上军主帅士会赞成荀林父的意见,强调兵只可观衅而动,
楚军当时正处于有理、有利、有节的优势地位,现在同它作战对晋不利,主张另待时机,
再树霸权。他们的意见无疑是正确的,但是却遭到中军副将郤穀的坚决反对,他认为晋
所以称霸中原,是因为军队勇武,臣下尽力。如今失掉郑国,称不得“力”;面临敌人
而不打,称不得“武”,若是在我们这些人手上失掉霸主地位,还不如去死。
    并强调“成师以出,闻敌强而退,非丈夫也”。在这种好战心理的驱使下,郤穀遂
不顾荀林父的军令,擅自率其部属渡河南进。他这种行为严重干扰了晋军统帅中枢的有
效指挥。
    郤穀擅自渡河的事件发生后,晋下军大夫即认为这么做必败无疑。这时司马韩厥就
向荀林父建议道:“郤穀以偏师攻敌,势必招致危险,您身为元帅,对此是负有罪责的。
还不如命令全军渡河前进,这样,即使是打了败仗,责任也是由大家共同承担”。荀林
父犹豫不决,最后被迫令全军南渡黄河,行至邲地(河南衡雍西南),由西而东背靠黄
河列阵。
    楚军闻知晋军渡河,内部也出现了战与不战的分歧,令尹孙叔敖主张见好就收,及
时撤兵,不与晋军作正面冲突;而宠臣伍参则在分析了晋军内部将帅不和、士气低落等
弱点后向楚庄王建议同晋开战。楚庄王采纳了伍参的意见,打消南撤念头,转而率兵向
北推进,抵达管地(今河南省郑州市一带)。
    就在大战一触即发的前夕,郑襄公派遣使臣皇戍前往晋营,以“楚师骤胜而骄,其
师老矣,而不设备”为由,劝说荀林父进攻楚军,并答应郑军协同晋军作战。对郑国的
这一劝战建议,晋军将帅中又发生了一场辩论。郤穀力主答应郑使的要求,赞成立即出
战,认为“败楚、服郑,在于此矣”。
    下军副将栾书则不同意郤穀的意见,认为楚军实际情况并非“骄”“老”和“不
备”。郑国来劝战,纯粹是出于对自身利益的考虑,希望晋、楚速战速决,以战争结局
来决定郑国的去从。中军元帅荀林父一时犹豫于两派的意见之间,迟迟未能作出决断。
    正在晋军进退不决之时,楚庄王遣使求见晋军主帅,表示楚这番出师北上,目的只
是为了教训一下郑国,而并无开罪晋国的意思。晋上军将士会代表荀林父答复说,晋、
郑同受命辅佐周王室,如今郑怀有二心,晋特奉王命质问郑国,而与楚国无涉。回答得
比较客气。郤穀对此大为不满,认为荀林父谄媚楚国,便派中军大夫赵括用挑衅性的语
言答复楚使:
    晋国出兵是为了把楚军从郑国赶走,“必逐楚军”,为此,不惜同楚军交锋,“不
避战”。这样一来,晋军内部的混乱分歧,便直接暴露在楚使跟前,楚庄王从而掌握了
晋军的意向和虚实。
    为了进一步麻痹晋军,确保决战的胜利,楚庄王再次派人以卑屈的言辞向晋军求和。
荀林父原先并无决战的决心,见楚军求和,即予以答应,并放松了戒备。这时,楚军就
乘机派遣乐伯、许伯、摄叔等人乘战车向晋军挑战。既打击了晋军的士气,又摸清了晋
军的虚实。
    楚军挑战后,晋军中两个心怀不满,希望晋军失利的将佐魏锜和赵旃,也先后要求
前去向楚军挑战,未被允许,改为出使请和。赵、魏两人进至楚营后,擅自向楚军挑战
进攻,结果恰好为楚军所利用,楚大军遂倾巢而出,猛烈攻打晋军各部,给前来挑战的
晋军魏锜、赵旃、荀莹部以沉重的打击。
    并乘胜进逼晋军大营。
    这时,荀林父还在营中等待楚军派使者前来议和。楚军突然如潮而至,使得其手足
无措,计无所出,竟然在惊恐中发出全军渡河北撤的命令,并大呼先渡河者有赏。这样
一来,晋军更是陷于一片混乱,大败溃逃,拥挤于黄河河岸附近,争相渡河逃命,船少
人多,渡河没有指挥。先上船的怕楚军追及,急于开船,未上船的跳入河中,手攀船弦,
以至船只不能开动。结果引起一阵自相砍杀,造成船上断臂断指积成一堆,使晋军蒙受
重大的损失。
    所幸的是,楚军并无压迫晋军于河岸聚歼的计划,晋军大部才得以渡河逃脱战场。
另外,晋上军在士会指挥下,预作准备,设伏挫败楚公子婴齐率领的楚左军进攻,有秩
不紊地向黄河北岸撤退;又晋下军大夫荀首为营救其子荀莹而奇袭楚先头部队成功,射
死楚将连尹襄老,活捉公子谷臣。所有这些,也都起到了掩护晋军渡河的客观作用,减
少了晋军的伤亡。
    经过一天的激烈战斗,楚军取得了战争的胜利,邲之战就此划上了句号。接着,楚
庄王进兵衡雍,在那里以胜利者的身份修筑楚先君宫殿,举行祭河仪式和祝捷大会。然
后撤军凯旋南还。从此,楚在中原的势力更显见长了。
    邲之战的胜负归属与城濮之战不同,但胜负的原因,两场战争却有着某种类似处,
即胜败不是由于双方军力强弱的悬殊,而是在于双方战争指导者主观指挥上的正误。晋
军的失败,是由于援郑之师出动时机过迟;内部意见不统一,主帅荀林父缺乏威信且遇
事犹豫不决;轻信楚军的求和请求,放松戒备,给敌以可乘之机;当战事全面爆发后,
又惊慌失措,轻率下令渡河退却,自陷危境;渡河时未妥善实施防御,导致一片混乱。
由此而丧失战争的主动权,陷于失败。
    楚军的胜利,则在于作战指导的高明一筹。楚庄王亲自统率楚军,指挥集中统一,
不像晋军那样各自为政。在战前一再遣使侦查晋军的虚实,并佯作求和以争取政治上的
主动和松懈晋军的防卫。在作战中,又通过挑战应战,由小战变为大战,迅速展开奇袭
突击行动,一举击溃晋军。至于论者多以为楚军没有实施猛烈的追击,以致未能取得更
大的战果。
    这其实是不谙春秋时作战遵循“逐奔不远”军礼原则的误解。
    在当时军礼原则的规范下,楚军只能是“不穷不能”,而无法脱离具体历史条件去
聚歼晋军。
离线semi
发帖
*
金钱
*
91币
*
信誉
0
资产
0 IST
在线时间
小时
注册时间
*
最后登录
*
只看该作者 213楼 发表于: 2008-03-02 19:44:19
10 鄢陵之战


                              晋楚争霸的最后一幕

    鄢陵之战,发生于周简王十一年(公元前575年)六月鄢陵地区(今河南鄢陵西
南)。是役,晋军善察战机,巧妙指挥,击败同自己争霸中原的老对手——楚国,进一
步巩固了自己在中原地区的优势地位。这场战争后,晋、楚两国都逐渐失去以武力争霸
中原的强大势头,中原战场开始沉寂下来。
    从这层意义上说,鄢陵之战堪称为当时晋楚争霸的最后一幕。
    公元前578年,晋国取得对秦麻隧之战胜利后,已处于争霸的最有利的战略地位和
历史时期。这时,秦被打败,一时无力东顾;齐、晋同盟正处于巩固阶段;中原中小诸
侯国皆臣服于晋;南方的吴国和晋携手,与楚为敌。晋国只待有利时机出现,即可与楚
一战,以进一步巩固自己在中原地区的霸权。鄢陵之战就是这一历史背景下的必然产物。
    周简王九年(公元前577年),郑国兴兵攻打许国,攻入许都外城,许被迫割地媾
和。许为楚国的附庸,郑国的行动自然要引起楚的干涉。于是,次年楚国便起兵攻打郑
国,迫使它屈服于己。郑国叛晋后,仗恃有楚国作后盾,兴师进攻宋国。郑国的所作所
为,直接违反了诸侯的盟约,且为楚国势力的北上提供了便利条件。对此晋国自然不能
坐视不管,于是下决心讨伐郑国:以栾书为中军帅,并联合齐、鲁、卫等国一道出兵杀
向郑国,时在公元前575年。
    楚共王听说晋国出兵,也不甘示弱,亲自统率楚军及郑军、夷兵,以司马子反为中
军帅,迅速北上援救郑国,两国军队于是便在郑地鄢陵相遭遇。
    当时晋国的盟军齐、鲁、卫军尚在开赴鄢陵的途中,针对这一情况,楚军统帅部作
出决策:乘齐鲁各国军队未到达战场之前,先集中优势兵力击破晋军,把握军事上的主
动权。
    为此,楚军于古代用兵所忌的晦日六月二十九日,趁晋军不备,利用晨雾作为掩护,
突然迫近晋军营垒布列,以期同晋军速决速胜。
    晋军此时未见盟军援兵抵达,加之营垒前方有泥沼,楚军逼近,兵车无法出营列阵,
处于不利的地位。鉴于这种形势,晋军主帅栾书主张固守待援,“楚军轻窕,固垒而待
之,三日必退,退而击之,必获胜焉。”然而新军统帅郤至则认为,楚军有诸多弱点,
具体说来:①楚军中军帅子反和左军帅子重关系不好;②楚王的亲兵老旧不精良;③郑
军列阵不整;④随楚出征的蛮军不懂得阵法;⑤楚军布阵于无月光之夜,实不吉利;⑥
楚军布阵后,阵中士卒喧哗不静,秩序混乱。指出如此杂乱无章的军队一旦投入战斗,
必然是互相观望,没有斗志,我军若乘此机会发动进攻,一定能够把他们击败。因此主
张利用楚军的弱点,先发制人,主动进攻楚军。
    晋厉公认为郤至所言很在理,于是改变先前固守待援、后发制人的计划,决心趋利
避害,立即与楚军决战。随即便在营垒中填平井灶,扩大列阵的空间,调动上、中、下
军及新军布列阵势。
    双方在决战前夕都进行了战场侦察活动。楚军方面,楚共王在晋国叛臣伯州犁陪同
下,登上巢车,观察晋军在阵营内的动静。伯州犁向楚共王逐一解释晋军活动的性质和
目的,介绍晋军的临战准备情况。然而,楚军并未能由此而判明晋军的作战意图,并做
出相应的准备。另一边晋军方面,晋厉公也在楚旧臣苗贲皇的陪伴下,登高台观察楚军
的阵势。苗贲皇熟悉楚军内情,这时便向晋厉公提出建议道:楚军的精锐是在中军的王
族部队,晋军据此应该先以精锐部队分击楚的左右军,得手后,再合军集中攻击楚中军。
认为这样一定能大败楚军。
    晋厉公和栾书欣然采纳这一建议,及时改变原有阵势,即由中军将、佐各率精锐一
部加强左右两翼。确定了首先击破楚军中薄弱的左、右军,尔后围歼其中军的作战方案。
部署既定,晋军遂在营内开辟通道,迅速出营,绕营前泥沼两侧向楚军发起进攻。
    楚共王望见晋厉公所在的晋中军兵力薄弱,即率中军攻打,企图先击败晋中军,结
果遭到晋军的顽强抗击。晋将魏锜用箭射伤楚共王的眼睛,迫使楚中军后退,未及支援
两翼。
    楚共王中箭负伤的消息很快传遍楚军,造成人心浮动。晋军乘势猛攻楚左、右军,
楚军抵挡不住,被逼到不便通行的地形上,陷入被动,阵势大乱,纷纷向颍水北岸方向
败退。双方从清晨一直打到夜幕降临,楚军损失很大,公子茂也成了晋军的俘虏。楚共
王只得收兵,而晋军见天色已黑,也暂时中止了追击。
    当天夜里,楚中军帅子反检查救护伤兵,补充兵卒战车,修理甲胄兵器,整顿部队,
准备明日再战。晋军方面见楚还不服输,也积极行动起来,补充军队,秣马厉兵,准备
来日再一决雌雄。楚共王听到晋军备战的消息,心里不安,急忙召见子反商量对策。但
这时子反却因多饮了两盅,大醉卧帐,不能应召。楚共王见元帅如此,不禁心灰意懒,
自料再战也占不到什么便宜,于是率军宵遁。撤退到瑕地时,楚中军帅子反引咎自杀身
死。
    次日,晋军胜利进占楚军营地,食用楚军留下的粮食,在那里休整3日后凯旋回师。
鄢陵之战,至此以晋军的胜利而结束了。
    鄢陵之战,是晋楚争霸中第三次,也是最后一次的两国军队主力会战,在历史上具
有重要的意义。它标志着楚国对中原的争夺从此走向颓势;晋国方面虽然藉此得以重整
霸业(即所谓的晋悼公复霸),但其对中原诸侯的控制力也逐渐减弱了。
    楚军遭到这场会战失败的原因归结起来有以下几点:
    (一)仓猝兴师,行军太急,“其行速,过险而不整”(《左传·成公十六年》),
造成军队疲劳;(二)一味强调赶在齐、鲁等国军队到达前与晋军会战,过于急躁;
(三)未能判明晋军作战意图,并采取相应的行动;(四)会战中缺乏权宜机变能力,
以致被动挨打;(五)主帅子反不守军纪,醉酒误事,致使楚共王丧失再战信心。
    晋军在此战中表现出较高的作战指导能力:它出动军队及时,“先据战地以待敌”,
赢得一定的主动。在会战中,既能根据楚军的阵势和地形特点,又能当机立断,先发制
人。并及时改变部署,加强两翼,先弱后强,从而一举击败楚军。
离线semi
发帖
*
金钱
*
91币
*
信誉
0
资产
0 IST
在线时间
小时
注册时间
*
最后登录
*
只看该作者 214楼 发表于: 2008-03-02 19:44:54
11 鸡父之战


                            吴楚争夺江淮的精彩一幕

    鸡父之战,爆发于周敬王元年(公元前519年)夏,它是吴、楚两国为争霸江淮流
域而在楚地鸡父(今河南固始东南)进行的一次重要会战。在这场会战中,吴军实施正
确的作战指导,巧妙选择作战地点和时间,运用示形动敌,伏击突袭等战法,出奇制胜,
大破楚军,从而逐渐夺取了吴楚战争的主动权。
    公元前546年宋国向戍倡导诸侯弭兵会盟后,中原诸侯列国之间出现了相对和平的
局面。当时,晋、楚、齐、秦四个强国,都因国势趋于衰弱,国内矛盾激化,而被迫放
慢了对外扩张、争霸活动的步伐。与此同时,偏处于东南部的吴国和越国则先后兴盛起
来,开始加入大国争霸的行列,由此,战争的重心也从黄河流域转移到了长江淮河流域,
从中原诸侯国转移到了楚、吴、越诸国。
    吴国是一个新兴的国家,辖有今江苏、上海大部和浙江、安徽的一部。自吴王寿梦
(前586年—前561年)起,经济逐渐发展,国势开始强盛。当时晋国出于同楚国争霸斗
争的需要,采纳楚亡臣申公巫臣联吴制楚的建议,主动与吴国缔结战略同盟,让吴国从
侧面打击楚国,以牵制楚国的北上。而日渐强大起来的吴国,为了进入中原,也将楚国
作为第一个战略打击的目标,因此欣然接受晋国的拉拢,坚决摆脱了对楚的臣属关系。
并积极动用武力,同楚国争夺淮河流域。自寿梦至吴王僚60余年间,两国战争频繁,互
有胜负,但总的趋势是楚国日遭削弱,吴国兵锋咄咄逼人,渐占上风。鸡父之战就是吴
楚长年争战中的重要一战。
    公元前519年,吴王僚率公子光等,兴兵进攻楚国控制下的淮河流域战略要地州来
(今安徽凤台)。楚平王闻讯后,即下令司马薳越统率楚、顿(今河南商城南)、胡
(今安徽阜阳西北)、沈(今河南沈邱)、蔡(今河南新蔡)、陈(今河南睢阳)、许
(今河南叶县)七国联军前往救援州来,并令令尹阳匄带病督师。吴军统帅部见楚联军

力量强盛,来势凶猛,遂迅速撤去对州来的包围,将部队移驻于钟离地区(今安徽凤阳
东临淮关),暂避敌锋,伺机行动。
    然而,就在这时,进军途中的楚军发生了一个不大不小的变故,这就是带病出征的
楚令尹阳匄(即子暇)因病体沉重,死于军中。楚军失去主帅,士气顿时沮丧低落。司

马薳越见状,被迫回师鸡父。拟稍事休整后再决定下一步的行动。
    吴公子光听说楚军统帅阳匄已身亡,楚联军不战而退,认定这正是吴军把握战机,

击破敌人的良机,便向吴王僚建议率军尾随,捕捉机会。他的分析是这样的:“随从楚
国的诸侯虽多,但均是些小国,而且都系为楚国所胁迫而来。况且这些小国也有各自的
弱点。具体地说,胡、沈两国国君年幼骄狂,陈国帅师的大夫夏齧强硬但却固执,顿、
许、蔡等国则一直憎恨楚国的压迫,它们同楚国之间不是一条心,这一点可以乘机加以
利用。至于楚军内部,情况也很糟糕。主帅病死,司马薳越资历低浅,不能集中指挥,
楚军士气低落,政令不一,貌似强大,实则虚弱。”最后他得出结论是“七国联军同役
而不同心,兵力虽多,但也可击败”。公子光的分析入情合理,吴王僚欣然采纳。并针
对敌情作出具体周密的作战计划:迅速向楚联军逼近,定于在到达鸡父战场后的次日即
发起攻击,利用当天“晦日”的特殊天候条件,乘敌不备,以奇袭取胜。在兵力部署上,
先以一部兵力攻击胡、沈、陈的军队,战而胜之;然后打乱其他诸侯国军,再集中兵力
攻击楚军本身。并决定在作战中采取先示敌以“去备薄威”,后以“敦阵整族猛攻之”
的灵活战法。
    一切就绪后,吴军遂于古代用兵所忌的晦日七月二十九突然出现在鸡父战场。此举
完全出乎楚司马薳越的意料,仓猝之中,他让胡、沈、陈、顿、蔡、许六国军队列为前
阵,以掩护楚军。吴王以自己所帅的中军,公子光所帅的右军,掩余所帅的左军等主力
预作埋伏,而以不习战阵的3000囚徒为诱兵攻打胡、沈、陈诸军。双方接战不久,未受
过军事训练的吴刑徒乌合之众即散乱退却。胡、沈、陈军见状遂贸然追击,捕捉战俘,
纷纷进入了吴军主力的预定伏击圈中。这时,吴三军当机立断,从三面突然出击,很快
战胜了胡、沈、陈三国军队,并俘杀胡、沈国君和陈国大夫夏齧。尔后又纵所俘的三国
士卒逃回本阵。这些士卒侥幸逃得性命,便纷纷狂奔,口中还叫嚷不已:“我们的国君
死了,我们的大夫死了。”
    许、蔡、顿三国军队见状,顿时军心动摇,阵势不稳。这时吴军遂乘胜擂鼓呐喊冲
杀向前,直扑三国之师。三国之师的阵势本已动摇,又见吴军蜂拥而来,哪里还有作战
的勇气,于是纷纷不战而溃,乱作一团。楚军未及列阵,即被许、蔡等诸侯军之退却所
扰乱,已无回天之力,迅速陷于溃败。至此,吴军终于大获全胜,并乘胜攻占了州来。
    鸡父之战,乃是吴军实行正确作战指导的必然结果。从兵力对比来说,当时吴军处
于以寡敌众的困难地位;从作战态势来说,吴军也处于“后据战地而趋战”的不利位置,
但是吴军最后却打了胜仗。其原因在于吴军统帅部准确地判明和掌握了敌军的情况和动
态,巧妙利用了对方的弱点,坚决打破了“晦日”不宜作战的迷信习惯,灵活地运用了
示形动敌、诱敌冒进、设伏痛击、乘胜猛攻等一系列正确战法,从而达到了出奇制胜的
战役目的;实施各个击破,出其不意地先击溃部分弱敌,造成敌人的全线混乱,最终使
其失去抵抗力。
    楚军的失败,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其主要方面概括归纳起来,一是恃强好战,昧于
谋略;二是主将缺乏威信,内部矛盾重重,不能实行集中统一指挥;三是对吴军的动向
疏于了解和戒备,以致为对手所乘;四是临阵指挥笨拙,缺乏机动应变能力。所有这些
凑在一起,遂导致楚军在整个战役行动中陷于被动。覆军杀将,固其所宜也!
    鸡父之战是对楚国的一次沉重打击。战后不久,楚司马薳越因楚夫人出走吴国而畏
罪自杀,庸碌无能的囊瓦担任了令尹要职。从此楚军很少主动出击吴军,而基本采取消
极防御的措施,在吴楚战争格局中逐渐趋于被动了。
离线semi
发帖
*
金钱
*
91币
*
信誉
0
资产
0 IST
在线时间
小时
注册时间
*
最后登录
*
只看该作者 215楼 发表于: 2008-03-02 19:46:06
12 柏举之战


                            “千里破楚、五战入郢”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中有:“(吴国)西破强楚,入郢;北威齐、晋,显名诸
侯,孙子与有力焉!”这里所说的“西破强楚,入郢”一事,就是春秋末期周敬王十四
年(公元前506年)爆发的著名的吴楚柏举之战。
    吴国是春秋晚期勃兴于南方地区的一个国家,它在发展过程中,与南方地区的强国
楚国产生了尖锐的矛盾,以至长期付诸武力,兵戎相见。从公元前584年第一次“州来
之战”起,两国之间在短短的60余年时间里,曾先后发生过十次大规模的战争,其中吴
军全胜六次,楚军全胜一次,互有胜负三次。总的趋势是,吴国逐渐由弱变强,开始占
据战略上的主动地位。它终于导致了吴楚两国决定战争胜负的“柏举之战”。
    吴王阖闾是一位英明有为的君主,他即位以后,励精图治,发展生产,改良吏治,
整军经武:“立城郭,设守备,实仓廪,治兵库”,并大胆起用伍子胥、孙武、伯嚭等

外来杰出军政人才,积极从事争霸大业。这时,西方的强楚,就成了吴国胜利前进道路
上的最大障碍。换句话说,也就是只有在过去积小胜的基础上,从根本上打垮或削弱楚
国,阖闾才能实现自己成为中原霸主的梦想。吴楚战略决战箭在弦上,势在必行。
    “吉人自有天助”,楚国当时的现状,为阖闾梦想得以实现提供了极为有利的契机。
进入春秋以来,楚同晋国长期征战,争霸中原,搞得民疲财竭,国力中衰。同时楚国内
部政治黑暗,军事无能,民众怨愤,君臣离心,也给敌国创造了可乘之机。所以说,当
时的楚国虽然貌似庞然大物,余威尚存,可其实早已是外强中干,是经不得风雨飘摇的,
吴楚柏举之战前夕,楚国实际上已经处于战略上的被动地位了。
    当然,从整体实力上来说,楚对吴还具有一定的优势。所以当公元前512年阖闾第
一次提出大举攻楚的战略计划时,睿智的孙武即以“民劳,未可,待之”的理由加以劝
阻。不过吴国君臣并未消极地守株待兔,他们的厉害,就在于他们从不消极等待敌方出
现破绽,而是积极运用谋略,主动创造条件,完成敌我优劣对比的转换。为此,它首先
伐灭楚国的羽翼——徐和钟吾这两个小国,为进而伐楚扫清道路。其次,也是更为重要
的,是采用了伍子胥提出的“疲楚误楚”的高明战略方针。具体做法是,将吴军分为三
支,轮番出击,骚扰楚军,麻痹敌手。这一措施实行了六年有余,吴军先后袭击楚国的
夷(今安徽涡阳附近)、潜(今安徽霍山东北)、六(今安徽六安北)等地,害得楚军
疲于奔命,斗志沮丧。同时,吴军这种稍尝辄止、不作决战的做法,也给楚军造成错觉,
误以为吴军的行动仅仅是“骚扰”而已,而忽视了吴军这些“佯动”背后所包藏的“祸
心”,放松了应有的警惕,到头来栽了大跟斗。
    公元前506年,给楚国致命一击的时机终于来到了。这年秋天,楚国大军围攻蔡国,
蔡在危急中向吴国求救。另外,唐国国君也因愤恨于楚国的不断侵凌勒索,而主动与吴
国通好,要求助吴抗楚。唐、蔡两国虽是蕞尔小国,但位居楚国的北部侧背,战略地位
相当重要。吴国通过和它们结盟,遂可以实施其避开楚国正面,进行战略迂回、大举突
袭,直捣腹心的作战计划。
    同年冬天,吴王阖闾亲率其弟夫概和谋臣武将伍子胥、伯嚭、孙武等,倾全国3万
水陆之师,乘楚军连年作战极度疲惫,东北部防御空虚薄弱之隙,进行战略奇袭,吴军
溯淮水浩荡西进。进抵淮汭(今安徽凤台附近,一说今河南潢州西北)后舍舟登陆,以
3500精锐士卒为前锋,在蔡、唐军配合导引下,兵不血刃,迅速地通过楚国北部大隧、
直辕、冥阨三关险隘(在今河南信阳南),挺进到汉水东岸。取得“出其不意,攻其无
备”的战略效果。这堪称实践孙武“以迂为直”原则的杰出典范。
    楚军在极其被动的情况下仓猝应战。楚昭王急派令尹囊瓦、左司马沈尹戍、武城大
夫黑、大夫史皇等人率军赶至汉水西岸进行防御。两军隔着汉水互相对峙。
    楚军中左司马沈尹戍是一位头脑冷静的优秀军事指挥家。他针对吴军作战的特点,
向统帅囊瓦提出如下建议:由囊瓦率楚军主力沿汉水西岸阻击吴军的进攻,正面牵制吴
军。
    而由他本人北上方城(今河南方城县境),征集那里的楚军,迂回到吴军的侧后,
毁坏吴军舟楫,阻塞三关,切断吴军的归路。尔后与囊瓦所率的主力实施前后夹击,一
举消灭吴军。
    囊瓦起初同意了沈尹戍的建议,可是待沈尹戍奔赴方城后,却又听从武城黑和史皇
的挑拨怂恿,出于贪立战功的心理,而一改原先商定的作战计划,采取冒进速战的方针,
不待沈尹戍军完成迂回包抄行动,即擅自单独渡过汉水向吴军进攻。
    吴军见楚军主动出击,大喜过望,遂采取后退疲敌、寻机决战的方针,主动由汉水
东岸后撤。囊瓦果然中计,尾随吴军而来,自小别(在今湖北汉川东南)至大别(今湖
北境大别山脉)间,连续与吴军交战,但结果总是失利,由此而造成士气低落、军队疲
惫。
    吴军见楚军已陷入完全被动的困境,于是当机立断,决定同楚军进行战略决战。十
一月十九日,吴军在柏举(今湖北汉川县北,一说湖北麻城)列阵迎战楚军。阖闾弟夫
概认为囊瓦素来不得人心,楚军无死战之志。因此主张吴军立即主动发起攻击。指出,
只要吴军一进攻,楚军就必然溃逃,届时再以主力投入战斗,必能大获全胜。但阖闾出
于谨慎而否决了夫概的意见。夫概不愿放弃这一胜敌的良机,便率领自己的五千部属奋
勇进攻囊瓦的军队。楚军一触即溃,阵势大乱。阖闾见夫概部突击成功,乃乘机以主力
投入交战,扩张战果,大胜楚军。囊瓦失魂落魄,弃军逃奔郑国,史皇战死沙场。
    楚军主力在柏举决战遭重创后狼狈向西溃逃。吴军及时实施战略追击,尾随不舍。
终于在柏举西南的清发水(今湖北安陆西的涢水)追及楚军。吴军“因敌制胜”,用

“半济击”的战法,再度给渡河逃命中的楚军以沉重的打击。吴军继续追击,至雍澨

(今湖北京山西南)追及正在埋锅造饭的楚囊瓦军残部,大破之。并与由息(今河南息
县西南)回救的楚军沈尹戍部遭遇。经过反复激烈的拼杀,楚军又被战败,主将沈尹戍
伤重身亡。至此,楚军全线崩溃,郢都(今湖北江陵西北)完全暴露在吴军面前。吴军
长驱直入,势如破竹,五战五胜,于十一月二十九,一举攻陷郢都。楚昭王凄凄惨惨,
惶惶如丧家之犬逃往随国(今湖北随州)。柏举之战遂以吴军的辉煌胜利而告终结。
    至于吴军入郢后上下忘乎所以,纵暴郢都,内讧迭起,在秦楚联军的反击下,军事、
政治均陷于被动,最后被迫退回吴国,那已是后事了。用孙武自己的话来说,这便是
“夫战胜攻取,而不修其功者,凶。命曰费留”。
    柏举之战是春秋晚期一次规模宏大、战法灵活、影响深远的大战。吴军灵活机动,
因敌用兵,以迂回奔袭、后退疲敌、寻机决战、深远追击的战法,一举战胜多年的敌手
楚国,给长期称雄的楚国以十分沉重的打击,从而有力地改变了春秋晚期的整个战略格
局,为吴国的进一步崛起,进而争霸中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吴军的取胜,首先是修明政治、发展生产、充实军备的结果。其次也是善于“伐
交”,争取晋国的支援和唐、蔡两国的协助的产物。其三,也是最为重要的一点,是在
于其作战指导上的高明。一是采取疲楚误楚的正确策略,使楚军疲于奔命,并且松懈戒
备;二是正确选择有利的进攻方向,“以迂为直”,乘隙蹈虚,实施远距离的战略袭击,
使楚军在十分被动情况下仓猝应战;三是把握有利的决战时机,先发制人,一举击败楚
军的主力;四是适时进行战略追击,不给楚军以重整旗鼓、进行反击的任何机会,最终
顺利地夺取战争的胜利。
    楚军的失败,其政治、外交上的原因,在于其政治腐效、内部动乱、将帅不和、四
面树敌、自陷孤立。从军事上看,则在于其疏于戒备,遭致奇袭;在于其主将贪鄙无能,
临战乏术;在于其轻率决战,一败即溃。
离线semi
发帖
*
金钱
*
91币
*
信誉
0
资产
0 IST
在线时间
小时
注册时间
*
最后登录
*
只看该作者 216楼 发表于: 2008-03-02 19:46:47
13 越灭吴之战


                      “卧薪尝胆,十年生聚,十年教训”

    吴越之战,是春秋末期位居长江下游的两个诸侯国吴和越之间进行的最后一次争霸
战争。自公元前510年开始,持续至公元前475年,历时共35年,中经吴伐越的槜李之战、
越伐吴的夫椒之战、笠泽之战和姑苏围困战,最终以吴的灭亡和越的胜利而告结束。
    公元前514年,阖闾登上吴国王位,即任用逃亡到吴国的原楚国贵族伍员(伍子胥)
和齐国的孙武,改革内政,“立城郭,设守备,实仓廪,治兵库”,扩充军队,加强战
备,并制定了“西破强楚,北威齐晋,南服越人”的战略方针。其时,定都会稽(今浙
江绍兴)。据有今浙江北部地区的越国,领土狭小,人口稀少,经济文化发展相对落后。
楚为联越制吴,积极扶植越王允常,从而使越力量迅速壮大。公元前510年,吴国进攻
越国,两国争战就此展开,双方你来我往,开始了长期的拉锯战。
    公元前506年,阖闾率军攻楚。次年春天,允常乘吴国内空虚,出兵袭击吴都姑苏。
吴王急忙抽兵回救,允常自知力不能敌,遂在大掠之后主动撤兵而还。公元前496年,
允常病死,子勾践继位。吴王为“南服越人”,遂乘勾践新立之机,率军攻越。双方对
阵于槜李(今浙江嘉兴县西南)。勾践见吴军容严整,组织敢死队连续几次发起冲击,
均被吴军击退。在此情况下,勾践迫使犯了死罪的囚徒,列为三行,持剑走到吴军阵前,
一起举剑自杀。吴军将士被这一疯狂举动所震慑,纷纷拥上看个究竟,吴军阵势因而大
乱。越军乘机发动突然袭击,大败吴军。阖闾本人也受伤不治而死,临终前再三叮咛儿
子夫差:“必毋忘越!”
    夫差时刻牢记杀父之仇,日夜练兵,积极备战,准备出兵攻越。公元前494年春,
越王勾践得知夫差准备攻越的消息后,不听大臣范蠡的劝告,在准备不充分的形势下,
决定先发制人,出兵攻吴。夫差尽发吴国精兵,迎战于夫椒(今江苏苏州西南)。吴军
同仇敌忾,奋勇冲击,越军不敌,损失惨重,只剩下5000人退守会稽山。吴军乘胜追击,
占领越都会稽,并进而包围了会稽山。
    在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大夫范蠡提出屈辱求全,主张用卑辞厚礼向吴求降,如若
不允,就由勾践亲自去吴国做人质。勾践采纳了这一建议,一面准备死战,一面派文种
去向吴王求和,并用美女、财宝贿赂吴太宰伯嚭,要他从中斡旋,劝说夫差允许越国作

为吴的附属国,并声明如吴国不许,则越将破釜沉舟,与吴血战到底。伍子胥认为争霸
中原不如灭越有利,并看出越国君臣卑辞厚礼的背后所隐藏的灭吴野心,因而坚决主张
彻底灭越,否则,必将纵虎归山,养痈遗患,“今不灭越,后必悔之”。但夫差急于北
上同齐争霸,认为越国既已投降,便名存实亡,不足为患。因此答应越国议和,率军回
国。
    越经此一战,元气大伤。为安抚民心,勾践下诏罪己:
    “寡人不知其力之不足也,而又与大国执仇,以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此则寡人之
罪也,寡人请更。”并下令“葬死者,问伤者,养生者,吊有忧,贺有喜,送往者,迎
来者,去民之所恶,补民之不足”。然后,把国内事务分别托付诸大夫负责管理,便带
着范蠡等人去吴国给夫差当奴仆。勾践在吴国忍辱含垢,历尽艰辛,终于骗得夫差的信
任,于3年后被释放回国。
    勾践归国后,决心复国灭吴。所谓“身自耕作,夫人自织,食不加肉,衣不重采,
折节下贤人,厚遇宾客,振贫吊死,与百姓同其劳”。争取民心,选贤纳谏,让文种治
政,范蠡整军,建立招贤馆,礼遇收罗各方面人才。改革内政,减轻刑罚,减免赋税,
开垦荒地,发展生产,奖励生育,增加人口。在军事上,筑城立廓,修缮被战争破坏的
都城,训练部队,厚赏严刑,扩充兵员。在对外政策上,奉行“结齐、亲楚、附晋、厚
吴”的方针。不断送给夫差优厚的礼物,表示忠心臣服,以消除他对越国的戒备;送美
女西施、郑旦给他,使他沉溺女色,分散精力;贿赂吴臣,争取他们的同情和帮助;并
离间吴国内部,挑起其大臣不和;破坏吴国的经济,用高价收买吴国的粮食,使其内部
粮价高涨,造成供应困难;采集良材,选派巧匠,送给夫差,促使其大兴土木,消耗人
力、物力。上述措施,收效显著,壮大了自己,削弱了敌人,争取了与国。越国力量大
为增强,发兵伐吴所缺乏的只是时机问题了。
    在越上下一心、励精图治、为复仇雪耻而磨刀霍霍时,吴国却日趋腐败。夫差因胜
而骄,奢侈淫乐,穷兵黩武。调用大量人力物力建造姑苏台,不分昼夜同西施在上面狂
欢作乐。
    同时,急于以武力威胁齐晋,称霸中原。公元前489年,进攻陈国,次年攻鲁,慑
服了附近的小国,为北进中原开辟了道路。
    夫差又征调大批民工构筑邗城,作为北上基地,开凿邗沟,沟通江淮,以利军运。
为导吴北进中原,使之与晋、齐、楚为敌,造成乘虚袭吴的机会,勾践向夫差大献殷勤,
让文种率万名民夫协助吴国开凿邗沟,以推动夫差北上。
    公元前484年,夫差听说齐景公已死,决定北上伐齐,联合鲁军,击败齐军。战后,
夫差更加骄横,认为只要最后压服晋国就可取得中原霸权,于是约定晋定公和各国诸侯
在公元前482年七月七日到黄池(今河南封丘西南)会盟。行前,夫差对太子友提出应
防备越乘虚而入的劝谏置若罔闻,认为中原霸权唾手可得,不可坐失良机。因此自率精
兵3万空国远征,北上黄池,只留下太子友等人率老弱病残1万人留守姑苏,勾践梦寐以
求的机会终于来到了。公元前482年六月十二日,勾践调集越军4.9万,兵分两路,一
路由范蠡率领,由海道入淮河,切断吴军自黄池的归路;一路由大夫畴无余等为先锋,
勾践自率主力继后,从陆路北上直袭姑苏。吴太子友率兵到泓上(今江苏苏州近郊)阻
止越军进攻。他感到精锐部队已全部北上,实力不足,主张坚守待援。但吴将王孙弥庸
轻视越军,不听调遣,擅自率5000人出战,击败越先头部队,更加骄傲轻敌。二十二日,
勾践主力到达,发起猛攻,将吴军包围聚歼,并俘虏太子友等。接着挥师进入姑苏。
    此时夫差正在黄池与晋定公争当霸主,听说越军袭破姑苏,惟恐影响争霸,一连杀
掉7个来报告情况的使者以封锁这一不利消息,并用武士威胁晋国让步,终于勉强做了
霸主,然后急忙回国。但是由于姑苏失守的消息已泄,军心动摇,夫差感到反击越军没
有把握,便派人向越求和,勾践也因实力不足以灭吴,允许和议,撤兵回国。
    夫差向越求和后,由于征战连年,生产遭到极大破坏,国内空虚,一时无力反击,
就息民散兵,企图恢复力量,待机再举。而越国却利用缴获的资财充实了自己,提高了
战胜吴国的信心。公元前478年,吴国发生空前的饥荒,勾践认为大举伐吴的时机已经
成熟,遂在经过充分的准备后,于三月率军出征,进至笠泽(水名,今苏州南)。夫差
也率领姑苏所有的部队迎击越军。吴军在北,越军在南,双方隔水对阵。黄昏时,勾践
在主力的两翼派出部分兵力隐蔽江中,半夜时鸣鼓呐喊,进行佯攻以调动敌人。夫差误
以为越军两路渡江进攻,连忙分兵两路迎战。勾践乘机率主力偃旗息鼓,潜行渡江,出
其不意地从吴军中间薄弱部位展开进攻,实行中央突破。吴军兵败溃退,越军乘胜扩张
战果,挥兵猛追。吴军一败再败,退守姑苏,越采取了长期围困的战术,企图困毙吴军。
吴军被围于姑苏达3年之久,终于势穷力竭,突围逃到站苏台上,但旋即又被包围。夫
差企图效勾践当年之故伎,卑辞求和,然而此时的勾践却非20年前的夫差,为免纵敌贻
患,勾践断然拒绝了夫差的请求,夫差绝望自杀,吴国灭亡。越挟灭吴的余威渡淮北上,
与诸侯会盟,终于成就了春秋时期最后一个霸主梦。
    吴越战争,双方经过长期较量,一波三折,富于戏剧色彩。范蠡与西施的故事,代
代相传,佳话千秋;勾践卧薪尝胆、十年生聚,十年教训,催人振奋;夫差因胜而骄,
纵敌贻患,处安忘危,最终身败国亡。
离线semi
发帖
*
金钱
*
91币
*
信誉
0
资产
0 IST
在线时间
小时
注册时间
*
最后登录
*
只看该作者 217楼 发表于: 2008-03-02 19:47:19
14 晋阳之战


                          揭开“三家分晋”的历史帷幕

    晋阳之战,是春秋、战国之际,晋国内部四个强卿大族智、赵、韩、魏之间为争夺
统治权益,兼并对手而进行的一场战争。是役历时两年左右,以赵、韩、魏三家联合携
手,共同攻灭智伯氏,瓜分其领地而告终。它对中国历史的发展具有较大的影响,因为
在这场战争后,逐渐形成了“三家分晋”的历史新局面,史家多将此视为揭开战国历史
帷幕的重要标志。
    春秋以来长期延绵不断的争霸兼并斗争,严重地消耗了各大国的实力;而社会经济、
政治形势的发展,又使各大国内部的各种矛盾日趋尖锐,各大国都感到难以为继。而各
小国久苦于大国争霸战争带来的灾难,更希望有一个和平的喘息间歇。在这种形势下,
弭兵之议随之而起。向戍弭兵就标志着大国争霸战争从此接近尾声,各国内部的倾轧斗
争上升为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
    历史进入了春秋晚期。这一时期社会政治生活的主要形式,是诸侯国中卿大夫强宗
的崛起和国君公室的衰微。当时各大国的诸侯,均被连绵不断的兼并、争霸战争拖得筋
疲力竭,这样就给各国内部的卿大夫提供了绝好的机会,得以榨取民众的剩余劳动积累
财富和损公室利民众的方式收买人心。这种情况的长期发展,使得一部分卿大夫逐渐强
大起来,西周时期“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政治格局,在春秋前中期一变为“礼乐征伐
自诸侯出”,这时乃再变为“自大夫出”了。
    强大起来的卿大夫之间,也不可避免地互相兼并,进行激烈的斗争。这在晋国表现
得最为典型。在那里,首先是十多个卿大夫的宗族的财富和势力一天天扩展,而其互相
兼并的结果,则只剩下韩、魏、赵、智、中行、范六大宗族,是为“六卿”。这时,晋
君的权力已基本被剥夺,国内政治全由“六卿”所主宰。尔后,“六卿”之间又因瓜分
权益产生矛盾而进行火并,火并导致范、中行两氏的覆灭。晋国于是只剩赵、韩、魏、
智四大贵族集团。可是“四卿”之间也不能相安,更大的冲突很快就来临了,这样,便
直接导致了晋阳之战的爆发。
    翦灭范、中行两氏之后,智氏的智伯瑶专断了晋国的国政,在四卿中具有最雄厚的
实力。智伯瑶是一个没有政治眼光、贪得无厌的贵族,这时,就凭藉自己的优势地位,
强行索取韩氏和魏氏的万家之县各一。韩康子、魏桓子无力同智伯瑶抗争,只好被迫割
让自己大片领地献给智氏。智伯此举得手后,得陇望蜀,又把矛头指向了赵襄子,狮子
大开口向赵襄子索取土地。赵襄子不甘心受制于智伯,就坚决拒绝了智伯索地的无理要
求。
    赵襄子不屈服的态度大大惹怒了智伯。他乃于周贞定王十四年(公元前455年)大
举发兵攻赵,并胁迫韩、魏两氏出兵协同作战。赵襄子见三家联军前来进攻,自度寡不
敌众,便采纳谋臣张孟谈的建议,选择民心向赵,并预有准备的晋阳城(今山西太原西
南)进行固守。
    智伯统率三家联军猛攻晋阳三月不下,又围困一年多未克。联军顿兵坚城之下,渐
渐趋于被动。而晋阳城中军民却是同仇敌忾,士气始终高昂。智伯眼见战事拖延两年而
进展甚微,不禁焦急万分。他苦苦思索,终于想出引晋水(汾水)淹灌晋阳城的计策,
企图用它来攻破晋阳坚城。
    于是,智伯命令士兵在晋水上游筑坝,造起一个巨大的蓄水池,再挖一条河通向晋
阳城西南。又在围城部队的营地外,筑起一道拦水坝,以防水淹晋阳的同时也淹了自己
的人马。工程竣工后,正值雨季来临,连日大雨不止,河水暴涨,把蓄水池灌得满满的。
智伯下令,掘开堤坝,一时间大水奔腾咆哮,直扑晋阳城。很快地晋阳全城都被浸没在
水中了。城内军民只好支棚而居,悬锅而炊,病饿交加,情况十分危急。
    但尽管这样,守城军民始终没有动摇斗志,仍坚守着危城。
    韩、魏参与攻打赵氏,原先就是出于被胁迫,这时对智伯的残暴更有了亲身的感受,
开始感到赵如果灭亡后,自己也难免落得被兼并的下场,于是便对作战行动采取消极应
付的态度。赵襄子看出了韩、魏两氏与智伯之间这种滋长中的矛盾,决心巧妙加以利用。
便派遣张孟谈乘夜潜出城外,秘密会见韩康子和魏桓子,用唇亡齿寒的道理,说服韩、
魏两家暗中倒戈。
    赵、韩、魏三家密谋联合就绪后,便在一个约定的夜间展开军事行动:赵襄子在韩、
魏的配合下,派兵杀死智伯守堤的官兵,掘开了卫护堤坝,放水倒灌智伯军营。智伯的
部队从梦中惊醒,乱作一团。赵军乘势从城中正面出击,韩、魏两军则自两翼夹攻,大
破智伯军,并擒杀智伯本人。三家乘胜进击,尽灭智氏宗族,瓜分其土地。为日后“三
家分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晋阳之战中,赵襄子善于利用民心,激发士气,挫败了智伯围攻孤城、速战速决
的企图;当智伯以水灌城,守城斗争进入最艰巨的阶段时,赵襄子及守城军民又临危不
惧,誓死抵抗,并利用韩、魏与智伯的矛盾,加以争取,瓦解智伯的战线,使其陷于彻
底的孤立,为尔后的决战创造了有利的态势。当“伐交”斗争取得成功后,赵襄子又能
制定正确的破敌之策,巧妙利用水攻,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用水倒灌智伯军营,
予敌以出其不意的打击。并及时把握战机,迅速全面出击,取得了聚歼敌人的彻底胜利。
由此可见,赵襄子在晋阳之战中表现出卓越的政治、外交、军事才能,不愧为当时杰出
的政治家和军事家。
    智伯的失败,在很大程度上是他咎由自取。他恃强凌弱,一味迷信武力,失却民心,
在政治上陷入了孤立。四面出击,到处树敌,在外交上陷入了被动。在作战中,他长年
顿兵于坚城之下,白白损耗许多实力;他昧于对“同盟者”动向的了解,以至为敌所乘。
当对方用水攻转而对付自己时,又惊恐失措,未能随机应变,组织有效的抵御,终于身
死族灭,一败涂地,为天下笑。
离线semi
发帖
*
金钱
*
91币
*
信誉
0
资产
0 IST
在线时间
小时
注册时间
*
最后登录
*
只看该作者 218楼 发表于: 2008-03-02 19:47:53
15 桂陵、马陵之战


                        “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

    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是战国中期齐、魏两大国之间的两场著名战争。当时齐国的
军事家孙膑,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孙武“避实而击虚”、“攻其所必救”、“致人而不
致于人”、“示形动敌”的作战指导思想,采取“围魏救赵”、“批亢捣虚”、“减灶
诱敌”等高明战术,在桂陵和马陵地区,先后击败实力强大的魏国军队。这两场战争对
于结束魏国在中原地区的霸权,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对战国整个战略格局的变化,产生
了非常深远的影响。
    公元前445年魏文侯即位后,任用李悝、吴起、西门豹、段干木等人,进行各方面
的改革。在政治上,基本废除了世袭的禄位制度,推行因功授禄的政策,建立起比较清
明、健全的官僚体制。在经济上,改变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井田旧制,“尽地力之教”,
抽“什一之税”,创制“平籴法”,兴修水利,鼓励开荒,促进了社会秩序的稳定和农
业生产的发展。
    在军事上,加强军队建设,推行“武卒”选拔制度,重视军事训练,提高部队的战
斗力。通过这些改革,魏国迅速成为战国初期最为强盛的国家。魏惠王继位以后,继承
文侯、武候的霸业,继续积极向外扩张。魏国的勃兴和称霸,直接损害了楚、齐、秦等
其他大国的利益,引起这些国家的普遍恐惧和忌恨,其中尤以齐、魏之间的矛盾最为尖
锐。
    齐国自西周以来一直是东方地区的大国。公元前356年齐威王即位后,任用邹忌为
相,改革吏治,强化中央集权,进行国防建设,国势日渐壮大。面临魏国向东扩张的严
重威胁,它就积极利用赵、韩诸国与魏国之间的矛盾冲突,展开了对魏的激烈斗争。
    就是在这样的复杂背景下,公元前353年爆发了桂陵之战。
    当时,为了摆脱魏国霸权的控制,进而达到兼并土地、扩张势力的目的,赵成侯于
公元前356年在平陆(今山东汶上)和齐威王、宋桓侯相会结好,同时又和燕文公在阿
(今河北南阳北50里)相会。赵国的行为引起魏惠王的极大不满,适逢公元前354年,
赵国向依附于魏国的卫国发动战争,迫使卫国屈服称臣。于是魏国便藉口保护卫国,出
兵包围了赵国国都邯郸,强行攻打。赵与齐有同盟关系,鉴于邯郸局势危急,遂于前
353年遣使向齐国请求救援。
    齐威王闻报赵国告急,遂召集文武大臣进行商议。丞相邹忌反对出兵救赵。齐将段
干朋则认为不救赵既会失去对赵国的信用,又会给齐国自身造成麻烦,因而主张救赵。
但他同时又指出,以当时的战略形势来考虑,如果立即出兵前赴邯郸,赵国既不会遭到
损失,魏军也不会消耗实力,对于齐国的长远战略利益来说是弊大于利。因此,他主张
实施使魏与赵相互削弱,而后“承魏之弊”的战略方针。具体地说,是先派少量兵力南
攻襄陵,以牵制和疲惫魏国。待魏军攻破邯郸,魏、赵双方均师劳兵疲之际,再予以正
面的攻击。段干朋这一谋略显然有一石三鸟的用意。第一,南攻襄陵,牵制魏军,使其
陷于两面作战的窘境;第二,向赵表示了援助的姿态,信守盟约,维持在平陆相会时所
建立的两国友好关系,帮助赵国坚定其抗魏的决心;第三,让魏、赵继续互相攻伐,最
后导致赵国遭受重创、魏国实力削弱的结果,从而为齐国战胜魏国和日后控制赵国创造
有利的条件。
    段干朋的这番谋划,完全符合齐国统治集团的根本利益,因此为齐威王所欣然采纳。
齐威王决定以部分军队联合宋、卫南攻襄陵,主力暂时按兵不动,静观事态发展,准备
伺机出动,以求一举成功。
    当时魏国的扩张,也引起楚国的敌视。因此,楚宣王便乘魏国出兵攻赵、后方空虚
的时倏,派遣将军景舍率领部队向魏国南部的睢、濊地区进攻。而西边的秦国也不甘寂

寞,发兵先后攻打魏国的少梁、安邑等要地。这样,魏国实际上已处于四面作战的困难
境地。幸亏它实力十分雄厚,主将庞涓又决心破赵,不为其他战场的局势所动摇,因而
一直勉力维持着邯郸方面的主攻局面。
   


被过滤广告

    魏国以主力攻赵,两军相持一年有余。当邯郸形势危在旦夕,赵魏两国均已非常疲
惫之时,齐威王认为出兵与魏军决战的时机已经成熟,于是就正式任命田忌为主将,孙
膑为军师,统率齐军主力救援赵国。
    田忌计划直奔邯郸,同魏军主力交战,以解救赵围。孙膑不赞成这种硬碰硬的战法,
提出了“批亢捣虚”、“疾走大梁”的正确策略。他说:要解开乱成一团的丝线,不能
用手硬拉硬扯;要排解别人的聚殴,自己不能直接参加进去打。派兵解围的道理也复如
此,不能以硬碰硬,而应该采取“批亢捣虚”的办法,就是撇开强点,攻击弱点,避实
击虚,冲其要害,使敌人感到形势不利,出现后顾之忧,自然也就解围了。孙膑进而分
析道:现在魏、赵相攻经年,魏军的精锐部队悉在赵国,留在自己国内的是一些老弱残
兵。根据这一情况,他建议田忌应该迅速向魏国的都城大梁进军,切断魏国的交通要道,
攻击它防备空虚的地方。他认为这样一来,魏军必然被迫回师自救,齐军可以一举而解
救赵国之围,同时又能使魏军疲惫于路,便于最终击败它。
    田忌虚心采纳了孙膑这一“批亢捣虚”的作战建议,统率齐军主力迅速向魏国国都
大梁挺进。大梁是魏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此时处于危急之中,魏军不得不以少
数兵力控制历尽艰难刚刚攻克的邯郸,而由庞涓率主力急忙回救大梁。这时候,齐军已
将桂陵(今山东菏泽东北一带)作为预定的作战区域,迎击魏军于归途。魏军由于长期
攻赵,兵力消耗很大,加以长途跋涉急行军,士卒疲惫不堪,面对占有先机之利、休整
良好、士气旺盛的齐军的截击,顿时彻底陷入了被动挨打的困境,终于遭受到一次严重
的失败。其已经占据的邯郸等赵地,至此也就得而复失了。
    战国中期,魏国的实力要胜过齐国一筹,其军队也比齐军来得强大,所以荀子说过:
“齐之技击不可遇魏之武卒”,然而齐军终竟在桂陵之战中重创了魏军。原因无他,就
是齐国战略方针的正确和孙膑作战指挥艺术的高明。在战略上,齐国适宜地表示了救赵
的意向,从而使赵国坚定了抵抗魏军的决心,拖住了魏军;及时对次要的襄陵方向实施
佯攻,使魏军陷入多线作战的被动处境;正确把握住魏、赵双方精疲力竭的有利时机,
果断出击。在作战指挥方面,孙膑能够正确分析敌我情势,选择适宜的作战方向,进攻
敌人既是要害又呈空虚的国都大梁,迫使魏军回师救援,然后以逸待劳,乘隙打了一个
漂亮的阻击战,一举而胜之,自始至终都牢牢掌握住主动权。另外,主将田忌虚心听取
意见,从善如流,也为孙膑实施高明作战指挥,夺取胜利提供了必要的前提。至于魏军
的失败,也在于战略上未能掌握诸侯列国的动向,长期顿兵坚城,造成将士疲惫,后方
空虚,加上作战指挥上消极被动,让对手牵着鼻子走,终于遭到挨打失败的命运。
    魏军虽在桂陵之战中严重失利,但是并未因此而一蹶不振,而仍具有蔚为可观的实
力。到了公元前342年,它又穷兵黩武,发兵攻打比它弱小的兄弟之邦——韩国。韩国
自然不是魏的对手,危急中遣使奉书向齐国求救。齐威王一如当年那样,召集大臣商议
此事。邹忌依然充当反对派,不主张出兵,而田忌则主张发兵救韩。齐威王征求孙膑的
意见,孙膑便侃侃谈了自己的看法:既不同意不救,也不赞成早救,而是主张“深结韩
之亲,而晚承魏之弊”。即首先向韩表示必定出兵相救,促使韩国竭力抗魏。当韩处于
危亡之际,再发兵救援,从而“尊名”“重利”一举两得。他的这一计策为齐威王所接
受。
    韩国得到齐国答应救援的允诺,人心振奋,竭尽全力抵抗魏军进攻,但结果仍然是
五战皆败,只好再次向齐告急。齐威王抓住魏、韩皆疲的时机,任命田忌为主将,田婴
为副将率领齐军直趋大梁。孙膑在齐军中的角色,一如桂陵之战时那样:充任军师,居
中调度。
    魏国眼见胜利在望之际,又是齐国从中作梗,其恼怒愤懑自不必多说。于是决定放
过韩国,转将兵锋指向齐军。其含义不言而喻:好好教训一下齐国,省得它日后再同自
己捣乱。
    魏惠王待攻韩的魏军撤回后,即命太子申为上将军,庞涓为将,率雄师10万之众,
气势汹汹扑向齐军,企图同齐军一决胜负。
    这时齐军已进入魏国境内纵深地带,魏军尾随而来,一场鏖战是无可避免了。仗该
怎么打,孙膑胸有成竹,指挥若定。他针对魏兵强悍善战,素来蔑视齐军的实际情况,
正确判断魏军一定会骄傲轻敌、急于求战、轻兵冒进。根据这一分析,孙膑认为战胜貌
似强大的魏军完全是有把握的。其方法不是别的,就是要巧妙利用敌人的轻敌心理,示
形误敌,诱其深入,尔后予以出其不意的致命打击。他的想法,受到主将田忌的完全赞
同。于是在认真研究了战场地形条件之后,定下减灶诱敌,设伏聚歼的作战方针。
    战争的进程完全按照齐军的预定计划展开。齐军与魏军刚一接触,就立即佯败后撤。
为了诱使魏军进行追击,齐军按孙膑预先的部署,施展了“减灶”的高招,第一天挖了
10万人煮饭用的灶,第二天减少为5万灶,第三天又减少为3万灶,造成在魏军追击下,
齐军士卒大批逃亡的假象。
    庞涓虽然曾与孙膑受业于同一位老师——鬼谷子先生,可是水平却要相差孙膑一大
截。接连3天追下来以后,他见齐军退却避战而又天天减灶,便不禁得意忘形起来,武
断地认定齐军斗志涣散,士卒逃亡过半。于是丢下步兵和辎重,只带着一部分轻装精锐
骑兵,昼夜兼程追赶齐军。
    孙膑根据魏军的行动,判断魏军将于日落后进至马陵(今山东郯城一带)。马陵一
带道路狭窄,树木茂盛,地势险阻,实在是打伏击战的绝好处所。于是孙膑就利用这一
有利地形,选择齐军中1万名善射的弓箭手埋伏于道路两侧,规定到夜里以火光为号,
一齐放箭,并让人把路旁一棵大树的皮剥掉,在上面书写“庞涓死于此树之下”字样。
    庞涓的骑兵,果真于孙膑预计的时间进入齐军预先设伏区域。庞涓见剥皮的树干上
写着字,但看不清楚,就叫人点起火把照明。字还没有读完,齐军便万弩齐发,给魏军
以迅雷不及掩耳的打击,魏军顿时惊恐失措,大败溃乱。庞涓智穷力竭,眼见败局已定,
遂愤愧自杀。齐军乘胜追击,又连续大破魏军,前后歼敌10万余人,并俘虏了魏军主帅
太子申。
    马陵之战以魏军惨败而告终结。
    马陵之战是我国历史上一场典型的“示假隐真”、欺敌误敌、设伏聚歼的成功战例。
齐军取得作战胜利,除了把握救韩时机得当,将帅之间密切合作,正确预测战场和作战
时间以外,善于“示形”、巧设埋伏乃是关键性的因素。所谓的“减灶”就是这场战争
中“示形”的主要方式。它实际上就是孙武“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以及“以
利动之,以卒待之”等“诡道”原则的实战体现。
    齐国在桂陵之战,尤其是随后的马陵之战中的大获全胜,从根本上削弱了魏国的军
事实力。从此,魏国一步步走下坡路,失去了中原的霸权。而齐国则挟战胜之威,力量
迅速发展,成为当时数一数二的强大国家。
离线semi
发帖
*
金钱
*
91币
*
信誉
0
资产
0 IST
在线时间
小时
注册时间
*
最后登录
*
只看该作者 219楼 发表于: 2008-03-02 19:48:28
16 济西、即墨之战


                            坚守防御,实施“火牛阵”

    战国中期,齐、秦两强东西对峙,较弱的燕国与齐是近邻。燕王哙于公元前318年
让位于燕相子之,以致太子平与子之因争夺王位而发生内乱。齐宣王于公元前314年乘
机攻燕,在50天之内攻下燕都蓟(今北京),杀燕王哙和子之。但由于齐军在燕大肆烧
杀抢掠,燕国民众纷纷起来反抗,各诸侯国也准备出兵救燕,迫使齐军撤退,太子平即
位为王,即燕昭王。燕昭王即位后,广招贤士,改革内政,发展生产,积极准备报齐破
国之仇。公元前301年齐宣王死后,湣王即位,南攻宋、楚,西击三晋,连年征战,国

力日耗。燕昭王想乘机攻齐,但从燕国的土地、人口和经济条件看,燕远不如齐国,单
凭燕国本身的力量,不可能战胜齐国。在此形势下,燕将乐毅和燕相苏秦提出争取与国,
孤立齐国;并怂恿齐国灭宋,以加剧它与各国的矛盾,尔后联合各国,大举攻齐。燕昭
王采纳了这一计策。
    为此,燕表面上臣服于齐,并派苏秦入齐进行离间活动,取得了齐湣王的信任。齐

国被燕表面的屈服所迷惑,放松警惕,对燕不加戒备,甚至连防备燕国的兵力也全部从
北面撤回。公元弟288年10月,秦约齐王同时称帝,结成联盟。燕再次派苏秦至齐进行
离间活动,劝说齐湣王撕毁齐、秦盟约,废除帝号,而后伺机灭宋。齐湣王果然被打动,

于12月废除帝号,转而与各国合纵攻秦,迫使秦国“废帝请服”。齐湣王取得攻秦胜利

后,又经过三次战争,灭掉了宋国。邻近齐国的宋国,土地肥沃,生产发达,其大商业
城市定陶的巨大税收,尤为齐、秦、赵三国所垂涎。宋为齐所灭,不仅加剧齐同秦、赵
的矛盾,也对韩、魏、楚形成严重威胁,因此导致齐与各国矛盾异常尖锐。燕利用这种
形势,积极活动,终于和各国结成攻齐联盟。
    公元前284年,燕昭王任命乐毅为上将军,统率燕、秦、楚、韩、赵、魏六国军队
攻齐。齐湣王骄傲自恃、忘乎所以,开始并未料到燕国会联合诸国攻齐。及至发现燕军

已攻入齐国时,才匆忙任命触子为将,率领全国军队主力渡过济水,西进拒敌。双方兵
力各约20余万在济水之西(今山东高唐、聊城一带)展开决战。齐军由于连年征战,士
气低落。齐湣王为迫使将士死战,以挖祖坟、行杀戮相威胁,更使将士离心,斗志消沉。

结果,当联军进攻时,齐军一触即溃,遭到惨败。
    触子逃亡不知下落,副将达子收拾残兵,退保都城临淄。齐军主力被消灭后,秦、
韩两军撤走,乐毅派魏军南攻宋地,赵军北取河间(今河北献县东南),自率燕军向临
淄实施战略追击,继续聚歼齐国败退的残军,攻占了齐国的国都。齐湣王被迫出逃至莒

(今山东莒县)。此时楚顷襄王为分占齐地,便以救齐为名,派淖齿率兵入齐。齐湣王

幻想借楚军力量抵抗燕军,便委任淖齿为相。淖齿在莒地杀掉了齐湣王,并夺回了以前

被齐占去的淮北之地。
    乐毅攻克临淄后,采取布施德政、收取民心的政策,申明军纪,严禁掳掠,废除残
暴法令和苛捐杂税。然后分兵五路,以彻底消灭齐军,占领齐国全境。左军攻取胶东、
东莱(今山东半岛),右军沿济水南进阿、鄄(今山东西南部)以接应魏军,前军沿泰
山东进攻取琅玡(今山东沂南至日照一带),后军沿北海(今山东临淄东北沿海一带)
出击攻占千乘(今山东高青东北),中军占领临淄以镇齐都。燕军仅在6个月的时间,
就攻取了齐国70余城,只剩下莒和即墨(今山东平度东南)两城未被攻克。
    公元前283年,齐臣王孙贾等杀掉淖齿,立齐湣王之子法章为齐襄王,守莒抗燕,

并号召民众起来抵抗。乐毅又重新调整部署,集中右军和前军攻莒,左军和后军攻即墨。
即墨军民在守将战死之后,共推齐宗室田单为将,坚守抗燕,形成当时两个抗燕的坚强
堡垒。燕军围攻莒和即墨一年未下。乐毅改用攻心战,命燕军撤至距两城9里的地方设
营筑垒。并下令凡城中居民有出来的不加拘捕,有困难的予以赈济,以争取齐民。如此
相持3年之久,两城依然未被攻下。
    即墨为齐国较大的都邑,地处富庶的胶东,靠山近海,土地肥沃,财物丰富,有坚
固的城池和一定的人力用于防守。田单被推举为将后,为挽救危局,除大力开展争取人
心的工作外,还将所带的族兵及收容的残兵7000余人,及时加以整顿和扩充;又亲自带
头构筑城防工事,加固城墙,浚深壕池;将族人、妻妾编入军营参加守城。由于田单与
将士同甘共苦,致使即墨军民群情振奋,斗志昂扬,决心为保卫自己的生命财产,奋起
抵抗燕军。公元前279年,燕昭王死,惠王继位,惠王早在做太子时便对乐毅不满,且
对3年攻齐不下又有怀疑,田单乘机派人入燕进行间谍活动,宣扬说,乐毅借攻齐为名,
想控制军队在齐国为王,所以故意缓攻即墨。如果燕国另派主将,即墨指日可下。燕惠
王果然中计,派骑劫代替乐毅。乐毅被撤换,不仅使田单少了一个难以对付的敌手,且
使燕军将士愤慨不平、军心涣散。
    骑劫到任后,即一反乐毅的做法,改用强攻。由于齐国军民的顽强抵抗,仍未能奏
效,田单为了进一步激励士气,诱使燕军行暴,便散布谣言说,齐军最怕割鼻子、挖祖
坟。骑劫果然中计。即墨军民看到燕军的暴行,个个恨之入骨,愤怒异常,纷纷要求同
燕军决一死战。与此同时,田单积极进行反攻的准备工作。他先命精壮甲士全部隐伏起
来,以老弱、妇女登城守望,使燕军误以为齐军少壮已伤亡殆尽,失去继续作战的能力,
然后派人向燕军诈降,燕军信以为真,一心坐待受降,更加麻痹松懈。
    田单觉得反攻时机已经成熟,便收集了千余头牛,在牛角扎上锋利的尖刀,身被五
彩龙纹的外衣,牛尾绑上渗透油脂的芦苇,并在城脚挖好几十个洞,直通城外;又挑选
了5000名精壮勇士,扮成神怪模样,令全城军民备好锣鼓以便出击时呐喊助威。一切准
备就绪之后,在一天夜间,点燃牛尾上的芦苇,驱赶1000多头火牛从城墙洞中向燕营猛
冲狂奔,5000勇士随之杀出,全城军民擂鼓击器以壮声势。一时间火光通明,杀声震夭。
燕军将士从梦中惊醒,仓惶失措,四出逃命,死伤无数,骑劫在混乱中被杀。围攻即墨
的燕军主力彻底溃败。田单奇袭获胜后,立即大举反攻。齐国民众痛恨燕军的暴行,纷
纷响应,帮助齐军打击燕军,很快将燕军逐出国境,收复沦陷的70余城。
    此战,乐毅采用诱齐攻宋策略,形成了天下攻齐的有利形势。在作战中又抓住强弱
已经发生变化的有利时机,乘胜追击,直捣齐都,因而取得了重大胜利。而齐湣王自恃

强大,穷兵黩武,四处树敌,落入燕国圈套而不自知。当五国联军攻齐时,仓促应战,
过早集中主力与强大的联军交锋,因而惨败,几致亡国。至于齐军后来在即墨保卫战中
能先坚守后反攻,最终一举击败燕军,一是由于即墨有一定的防御条件;
    二是燕军分兵多路攻齐,发展过快,攻城克坚的准备和力量不充分;三是田单面对
优势之敌,采取有效措施,取得即墨军民的支持,为挽救危局、实施反攻创造了条件。
接着巧施反间计,借敌之手除去最难对付的乐毅,又针对骑劫警惕性不高,燕军士气不
振的弱点,以诈降手段造成敌人错觉,使之麻痹松懈。然后实施夜间奇袭,出其不意地
击破围攻即墨的燕军主力,打好了反攻初期的关键性一仗,取得战场的主动权。接着不
给敌人喘息之机,乘胜追击,在齐国民众的支持下,终于取得了复国的胜利。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