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4081阅读
  • 2065回复

*****中*国*历*史*&*中*国*文*化*****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semi
发帖
*
金钱
*
91币
*
信誉
0
资产
0 IST
在线时间
小时
注册时间
*
最后登录
*
只看该作者 380楼 发表于: 2008-03-03 18:04:38
儒家哲学史上的重要发展人物及其思想

孔子透过对夏、商典籍的整理与对周文化的反省,开启了儒家哲学的广大思想内涵,其与弟子们的讨论,被整理成《论语》、《易传》等原始儒家最重要的经典之作。孔子创造出"仁"的哲学,在政治、教育、伦理等日常生活作息与言行举止中,发挥人类的德性本能,建立人与人间适当的人际关系的观念;对于天人关系的思考与应对,基本上是接受鬼神的存在,尊重天命的指示,但是全然以一理性化的意义认定天与鬼神的作用,天自身彰显的只能是道德理性,而鬼神亦只在提供资讯上对圣人有所帮助,而不能干涉圣人的德性事业。也摆脱掉时人以现世得失与情绪为主而有的对天的赞颂与咒怨的态度,而以理性的认知建立适当的天人关系,既重视其崇高性,更强调其道德性。

孟子及其弟子所编的《孟子》一书,是在《论语》之后最生动的原始儒家作品之一。书中发挥"仁义礼知"的价值精神,强调国君"行仁政"的理想事业,他对人们自发的心性修养理论也有独到的见解,认为人可以透过自己的觉悟,而找回内在本具的善性,即性善论。因此为善为恶全在于人们自己的一心之中,即求放心的主体性自觉功夫。这样的理论传统一直在后来的儒学思想家中不断地受到发挥与扩充,中华民族成仁取义的精神即由孟子建立,而性善论的传统则影响中国大乘佛学准确地建立众生皆有佛性的命题。

 


荀子作《荀子》一书,书中倡导化性起伪的思想,主张隆礼重法,认为人性本恶,因此人必须经过圣王的教化与自身的学习,才能知道善恶。使行为合乎礼义。对于人的认识能力,荀子反对认识的片面性与主观性,主张"虚壹而静"以"解蔽",也就是可以经由训练而达至"大清明"的境界。

董仲舒,西汉经学大师,专治《春秋》〈公羊传〉。后为武帝献策,倡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说,使儒家哲学思想在中国思想史上因政治之势占有正统地位。董氏重要的思想见于"天人三策"及《春秋繁露》中,前者主张儒家的德治理念,提出各项关于政治的及社会的设计;后者在哲学思想的发挥中,强调天人相感的宇宙论及历史观。董仲舒的哲学建构,正是儒者反映时代心灵的特殊写照,因为汉帝国建立之后,君权的绝对性已经使得所有的儒学理想非透过君王的教化不足以落实,因此思考如何使君王行仁政的方法成为了儒家价值之得以落实的关键要点,董仲舒一方面绝对化君权为君王是天之子故称天子,另方面则立即藉由天对天子的制约权而约束天子,藉由天神对天子的赏罚谴告之说以恐吓君王不得行暴政,从而约束君权,可为苦心孤诣唯天可知。

两汉经学,汉以军事行动取得政权,初期对于黄老思想颇有心得,亦以之为治国原则,至武帝时国力强盛之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则是以儒家意识形态为汉政权合法性诠释根基,并以儒家经典作为汉家政策制定的依据,从而展开基于经典诠释的政策理念的知识建构,此即两汉经学,经学即为由儒学价值转化而出的公共政策之学,此亦儒学史上极为重要的一页。

儒学在两汉之后之魏晋南北朝及隋唐期间发展不彰,并非这一段期间中国文化中完全没有儒家的质素,而是这一段期间的儒学义理并没有重要的思想创造,中国知识份子的高级心灵的理论创造皆贯注在道家道教及佛教理论中,儒学的复兴实意味着儒学理论建构的创新,这就要等到唐以后迄宋明时期的恢复了。


韩愈

韩愈,唐朝著名文学家、古文运动领导者。在唐朝一片大乘佛学的思潮及社会风气中,独自振起儒学大旗,排斥佛教思想,倡导恢复中国儒家思想的传统,开启宋明时代新儒学思想发展的大方向。代表他这种苦心孤诣的作品,在其〈原儒〉一文中发挥得淋漓尽致。

李翱,唐朝思想家及文学家,是韩愈的门人,也是侄婿,最重要的,他也是追随韩愈复兴儒学、反对佛教思想的一员大将,其哲学思想的造诣更有过于韩愈处。代表其思想的重要著作是〈复性书〉,文章中以《中庸》的理论为基础,提出"性善情恶"的人性论,认为只要加强道德修养,消除情欲的干扰,便可恢复人的本然之性,便可成为圣人。李翱在思想史上的重要地位,在其对于《中庸》理论的提揭与发挥,对宋明儒学的理论方向之确立,有极大影响。

周敦颐、张载、邵雍、程颐、程颢,世称"北宋五子",他们宋明新儒学的开创者,恢复并发展了先秦以后近千年的中国儒学传统,使儒家强调道德修养与天人关系的思考,重新注入一般中国人的生活中。他们的理论工作之开展,主要是在接受道家、道教、佛教等新文明的理论体系的挑战之后,从理论的高度上,而非感性的或情绪的角度上,重构出一套观念体系,用以回应道佛极高的抽象概念能力所建构出的极其广博高深的理论系统,使儒家哲学思想除了官方的提倡,以及长期以来在社会人心所造成的传统影响外,在理论效力的竞争上,回复其在中国文化思想体系中的一定地位。
1条评分
大皮球 金钱 +500 预留活动经费 2008-03-03
离线semi
发帖
*
金钱
*
91币
*
信誉
0
资产
0 IST
在线时间
小时
注册时间
*
最后登录
*
只看该作者 381楼 发表于: 2008-03-03 18:04:55
老子


老子(前570年左右-前470年左右),思想家。姓李名耳,字伯阳,有人说又称老聃。相传生活在春秋时期。道家学派创始人。在道教中,老子是一个很主要的神仙,被称为太上老君。

生平

老子的籍贯是楚国苦县(今河南省周口市鹿邑县)厉乡曲仁里,鹿邑县境内仍有"老君台"遗址。

曾经做周朝的守藏吏,管理周朝的国家藏书。据说孔子曾向他学习礼法。后西出函关,不知所终,幸被关令尹喜叫住,留下千言《道德经》才放行。

主要成就

老子的作品的精华是朴素的辨证法。例如名句:"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虽然他的作品中存在许多时代的局限。但是这部流传2000年的《道德经》,的确是跨时代的作品。在不同的时代,这部作品会被解释出不同的含义。有人曾统计,道德经是仅次于基督教圣经被翻译语言最多的一部作品。圣经是传教士主动翻译的,这部作品则是被许多民族欣赏而自行翻译的。

在修身方面,老子是道家性命双修的始祖,讲究虚心实腹、不与人争的修持。 在政治上,老子主张无为而治、不言之教。 在权术上,老子讲究物极必反之理。

主要著作《道德经》,也直接叫做《老子》。

道教中的老子

在道教中老子被尊为道祖。从《列仙传》开始,把老子列为神仙,还说老子重视房中术。东汉时期,成都人王阜撰《老子圣母碑》,把老子和道合而为一,视老子为化生天地的神灵。成为了道教创世说的雏形。而在汉桓帝时,汉桓帝更是亲自祭祀老子,把老子作为了仙道之祖。
1条评分
大皮球 金钱 +500 预留活动经费 2008-03-03
离线semi
发帖
*
金钱
*
91币
*
信誉
0
资产
0 IST
在线时间
小时
注册时间
*
最后登录
*
只看该作者 382楼 发表于: 2008-03-03 18:05:14
*法家哲学


法家是先秦诸子中对法律最为重视的一派。他们以主张"以法治国"的"法治"而闻名,而且提出了一整套的理论和方法。这为后来建立的中央集权的秦朝提供了有效的理论依据,后来的汉朝继承了秦朝的集权体制以及法律体制,这就是我国古代封建社会的政治与法制主体。

  基本观点

法家在法理学方面做出了贡献,对于法律的起源、本质、作用以及法律同社会经济、时代要求、国家政权、伦理道德、风俗习惯、自然环境以及人口、人性的关系等基本的问题都做了探讨,而且卓有成效。

面对中国春秋战国时代社会战争频仍 民生疾苦的现象 法家与儒 墨两家都是希然藉由各自所提出的积极主张以挽救世局的危乱 恢复人心的安定 使国家走上正面建设之路。而法家对于整体人类历史发展的主张 是放置在一种不断进化的过程之观点下来看 而进化的动力则在于掌握生杀大权的帝王能善用人性 以及法律制定的强制性与普遍性 奖励耕田的农民与打仗的战士 将国家一统在符合任何时代都行之有效的君主集权的专制统治之下 创造国家的富强与统一。

但是法家也有其不足的地方。如极力夸大法律的作用,强调用重刑来治理国家,"以刑去刑",而且是对轻罪实行重罚,迷信法律的作用。他们认为人的本性都是追求利益的,没有什么道德的标准可言,所以,就要用利益、荣誉来诱导人民去做。比如战争,如果立下战功就给予很高的赏赐,包括官职,这样来激励士兵与将领奋勇作战。这也许是秦国军队战斗力强大的原因之一,灭六国统一中国,法家的作用应该肯定,尽管它有一些不足。

商鞅、慎到、申不害三人分别提倡重法、重势、重术,各有特点。到了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韩非时,韩非提出了将三者紧密结合的思想。"法者,宪令著于官府,刑罚必于民心,赏存乎慎法,而罚加乎奸令者也,此臣之所师也。""术者,因任而授官,循名而责实,操杀生之柄,课群臣之能者也,此人主之所执也。""抱法处势则治,背法去势则乱。"法是指健全法制,势指的是君主的权势,要独掌军政大权,术是指的驾御群臣、掌握政权、推行法令的策略和手段。主要是察觉、防止犯上作乱,维护君主地位。

在法家思想里 世界就是国家 国家就是帝王的国家 世界的太平就必须要靠帝王的权威统治与法律的普遍奉行 才能可大可远。这种强悍的世界观点 在理论预设方面 则有其承袭自道家对"道"的理性思考 认为自然界与人没有亲疏关系 只有其无意志的自然法则 而人也不能改变任何天道运行的规律 因此试图以天道影响人事的一切作为都是迷信 都是应该被打倒的对象 只有靠人为自身的努力才有可能发展人类福祉。这种素朴的宇宙自然观 为其重视现实的统治者之权威与利益的君主专制言论 塑造了良好的理论基石。

由于法家对于人性的看法是承袭荀子的性恶论 并且从经验层面观察人性的生理需求和实际行为 主张人性普遍好利恶害 贪婪自私 完全不能期望以礼乐化之 只有依靠法治统治才能禁民为非。因此 帝王君主的角色 即在于善用其本身的权势与法术 治理国家;而百姓个人的生存发展与创造自由 只有在整体国家的利益考虑下 才谈得上真自由与真利益。
1条评分
大皮球 金钱 +500 预留活动经费 2008-03-03
离线semi
发帖
*
金钱
*
91币
*
信誉
0
资产
0 IST
在线时间
小时
注册时间
*
最后登录
*
只看该作者 383楼 发表于: 2008-03-03 18:05:34
法家哲学


  重要哲学家之思想

法家哲学以韩非子为集大成者。在韩非子之前 一般说来荀子的思想己经充满了法治的精神 荀子可以说是儒与法的过渡性人物 唯其说仍保留对人性得以礼乐教化而于品德上有自我超升的可能性 并且推尊周孔 尚贤贵民 因之不能严格称其为法家人物。

早期法家代表人物有李俚 吴起 商鞅 申不害 慎到。李俚根据当时各国法律编着《法经》 成为中国最早的一部法典。吴起善用兵 重视明法审令与耕战之策 较李俚更进一步。商鞅在秦变法 强调并推扩法律至上的观念 以重刑止罪 及坚守平等原则 行之有年 秦国大治 奠定秦国未来一统天下的富强基础 并且建立了法的超越性及普遍性。申不害以综核名实与言术著称 认为这是君主御用群臣 谋求政绩的重要统治方法。而慎到是由道入法的关键人物 他的主要观点在因循与重势 也就是说明"因人之情 循人之欲"与君主统治权力赖以行使的威势在法治体系中的决定性地位。

韩非子 战国时韩人 其着《孤愤》 《五蠹》传到秦国 且令秦王政大喜。他集合前期法家的思想菁华 将法 术 势集中于君主一身 在政治上主张强国弱民 在制度上主张尊今不法古 重赏罚 废诗书 以吏为师 都是他的重要思想 表现出一种活生生的竞存争夺的世界观。

  发展时期

法家思想的传统早自春秋时代的管仲 子产已经发其端倪 "刑杀无赦" 尊君重法的观点已多有论及 而以法治国的理论建构与实际政权之设计 到了战国冕期的韩非 便臻成熟阶段。而在秦帝国建之以后 二千多年的政治统治型态 在儒家大旗帜的摆荡下 国君以法治民统臣集众权于一身的传统从未消失过。然而 先秦时代的法家论者自来虽受有意富国强兵的国君极端赏识 相对于儒 墨两家而言 有更多施展理想抱负的机会 但是只要国君驾崩 这些法家人物即不免受害而惨死 实在是由于学说过份的刻薄寡恩 与当权贵族的利益严重冲突 因而有此不得不然的结果。也正因为先秦时代的法家思想当中 缺乏对人性的正面肯定与价值创造的重视 是以日后法家的理论为求生存故 不得不进行修正 在汉以后 便以其对于统治者的诱惑性以及对试图对君权加以限制的相权设计 都在儒家尊君重民的口号 找到了新的发展空间。

  对中国文化的贡献

中国历史上 秦帝国的统一结束了战国分裂混乱的面 使中国正式走上统一的君主专政时代 进入另一型态的历史阶段。而统一之所以可能 法家的贡献则不遑多言;至于后世历朝的政治制度的设计或是变法的作为 也莫不受到法家思想的指导。但是法家思想中否定价值的主张 提倡君权却无控制君权之方 造成中国政治传统更易于走向人治的方向 实为民族遣憾。
1条评分
大皮球 金钱 +500 预留活动经费 2008-03-03
离线semi
发帖
*
金钱
*
91币
*
信誉
0
资产
0 IST
在线时间
小时
注册时间
*
最后登录
*
只看该作者 384楼 发表于: 2008-03-03 18:06:14
*墨家哲学


  基本观点

儒墨两家哲学堪称中国古代哲学思想"显学"。与儒学不同的是 墨学思想同样是站在西周文化的传统中 却主张从应一般百姓的立场上谈"兴天下之利" 除"天下之巨害"的重要性及其方法。而这种兴利除害的理论预设即为其著名的"兼爱"思想 提出了"爱无差等"的理想命题。此外 墨学的开创者墨子是有神论者 认为天与鬼的智慧和权威远远超过古代圣王 是因为天是掌握正义 赏善罚恶 爱利百姓的最高主宰。可以说 墨家思想是以宗教代替一切道德与权威 而展现其理想的平明主义思想。

由于墨家思想的平民性格 其涉及理论的内容也就特别着重于大众化的福利取得与平民式的自我超升。不论是主张和平的兼爱 非攻 或是"必顺乎天"的尊天 事鬼 其要点在于使人的能力的发展与一切动作仪型能如实地遵循天的意志 而且在社会中的举事任职 也都有一定的标准 这不仅是形式上的要求 还更是一种自我的反省与自觉。也正是这种对于标准的反省 逻辑性的思辨及理论验证的检查就格外重视 因此发展出相当严格的逻辑体系。

墨家哲学中的社会哲学主张是积极进取的 充满"舍我其谁"的态度 不但从理论上发抒国与国 家与家 人与人之间兼爱 非攻的思想 主张贤人政治 还透过实际行动 亲身参与各种反战行动与建设事业 在知与行上完全奉行从百姓到天子"尚同于天"的原则 希望达到世界大同的理想。由于其站在平民角度上立论 讲究节俭克苦 杜绝浪费 使其文化哲学理论呈现素朴保守之风。

  重要哲学家及其思想

墨家哲学代表人物即为墨子 其重要思想观点包括在下列内容之中:兼爱 非攻 尚同 尚贤 非命 非乐 节用 节葬 尊天 事鬼。充分反映出其素朴的自然宗教观 并把一切政治的 社会的 道德伦理的各方面思想完全以宗教性的面纱加以合理化。值得注意的是墨子的科学精神 他不但对科学哲学中的概念定义有所主张 对于科学方法的建立 科学教材的撰写与科学思想的传授 使得中国科学研究和应用很早就展现了高度智慧。

墨子死后 后期墨家分裂成许多派别 而他们的共同点都是以《墨经》为研读与发展思想的主要依据 基本上成两派 一是从自然科学 逻辑思辨的法则与认识论问题着手 主张人的认识能力是获得知识的工具 但必须透过感官与思维作用始得 而逻辑的真伪的标准 只有透过客观的自然世界或人类社会现况的检证 才能取得。另外一派是发展墨子的宗教理念 他们试图在现实政治权力无法取得或予以保护的情况下 仍能奉行墨子平等兼爱的社会理想 因而发展成劫富济贫的游侠之路。

墨子的思想在战国时代十分盛行 门人弟子遍布天下 影响层面很大。墨子以其务实的淑世理想 高越的人格情操 丰富的思想内容 完善的教材设计 形成了一个极其严密而充满宗教精神的团体 深深吸引了无数百姓与和识分子。也因为这个团体的切实践履态度 参加各小国反战保卫的活动 协助农耕及军事防御建设 左右墨氏之徒在各国的施政措施 在在显示出墨家势力的庞大。但在墨子死后 墨家团体无法出现德望 学识真正有领袖之风的"巨子" 而且墨氏思想与音主政者的权力与利益有所抵触 受到政治势力的排挤 而其在哲学理论的建构上也不乏矛盾之处 更遭遇其他学派的严格挑战 后期墨家各学派也彼此不服 是以在汉武独尊儒术以后 墨学便失去了学术上的传承。在这样一种颓势中 墨学重名实辨的思考与科学研究的热情 在一片强调伦理道德 法治武功的学术市场上便失去了一席之地。值得安慰的是墨子精神在民间的发展 游侠的侠义作风与方士的炼丹 不可不谓多少受到墨子学说的启发。

兼爱
    人人平等互助互爱。
    非攻
    反对侵略战争。
    尚贤
    不分贵贱唯才是举。
    尚同
    上下一心为人民服务,为社会兴利除弊。
    天志
    掌握自然规律。
    明鬼
    尊重前人智慧和经验。
    非命
    通过努力奋斗掌握自己的命运。
    非乐
    摆脱划分等级的礼乐束缚,废除繁琐奢靡的编钟制造和演奏。
    节用
    节约以扩大生产。
    节葬
    不把社会财富浪费在死人身上。

  对中国文化的贡献

在战国时代唯一能与儒家抗衡的就是墨家学派 虽然墨学不像儒学发展的那般源远流长 但其有关政治学上所主张的贤人政治与中央集权 在社会学上所主张的兼爱反战与重节俭反奢华 在宗教思想上尊天重鬼与非命 在科学态度上讲究理性与实践 无一不在中国思想界或大众日常生活中造成实质性的影响 比起许多言论在辩论台上的尔争我执 相抗不下 未尝不是一种幸运。
1条评分
大皮球 金钱 +500 预留活动经费 2008-03-03
离线semi
发帖
*
金钱
*
91币
*
信誉
0
资产
0 IST
在线时间
小时
注册时间
*
最后登录
*
只看该作者 385楼 发表于: 2008-03-03 18:06:32
*名家哲学


春秋战国是一个社会剧烈动荡的年代,那个年代礼崩乐坏,有识之士纷纷起而著书立说,提出自己的治国之道。一时百家争鸣,诚如庄子所言"天下大乱,圣贤不明,道德不一。" 隐藏在这一现象背后的是社会构成对比发生的一系列变化,各诸侯、新兴势力崛起,其内外矛盾在不同程度上激化,传统士大夫阶层利益受到威胁。社会动荡使得礼治、德治、法治成为学术争论的焦点之一,而名家思想就产生于这样的背景之下。

名家思想渊源主要有二,一为儒家,一为墨家。此外,先秦时期的法家和道家也对名学的产生有所影响。早期法家如子产等人的实践是名家思想产生的先决条件。他们顺应历史潮流,纷纷在各国制定并公布新的成文法,从实践上影响了名家的学术思想。而道家特别是庄子主张的"无名"、"非辩",也从反面为名家思想的形成发展提供了材料。

名 是名称 名称是指物而有。如果物代表一种实体的概念 则对名称的探讨则为一种分析概念的认识论课题。在先秦哲学思想的探讨中 对于"物"的意涵研究包括两个方面 其一是指伦理的及政治的 其二是指形上的与逻辑的。对于前者 从儒家的孔子 孟子 荀子 墨子 道家的老 庄 法家的所有人物 都有其不同的主张 其中的不同之处 在于对实的定义各有不同 有从道德上着眼 有从职分上着眼 有从能力上着眼 也有从感官所及的事物上着眼;但其大要 皆不脱以此辨析作为其学说主张在方法学上的出发点 所谓"正名"思想的广义解释就是在这个背景下成立的。

如果要谈到纯粹的方法学研究 或专门从事概念分析 试图建立思维法则的共通原理 那就非狭义所谓"名家"莫属了 以惠施 公孙龙为代表的名家 正就是以这种逻辑及形上学的命题之研究为其理论兴趣 发展出"持之有故 言之成理"的学派。简言之 惠施的名辨思想较具形上学特色 其著名的"历物十事" 涉及探讨万物的本质与关系 宇宙与空间 大小与同异 相对与绝对等问题 反映出纯智性的思想体系。公孙龙子的名辩思想相对而言 更着重于认识论上经常探讨的问题 如认识能力的恰当应用 认识作用的可能条件 认识对象的详细分析 认识范围的明确界定等 使得他的学术思辨的纯粹度要高于惠施 而其成就也超过惠施远甚。

基本上 以概念本身的分析及思维结构作为学术研究对象的名家 在传统中国学术阵营里 地位并不高 其影响也十分有限 即使如公孙龙子的逻辑探索及概念分析成就不下于西方早期的逻辑发展 但终究未能在过于重视学为实用的中国思想史上获得重视 影响所及 则为国人的概念性思维不能发展 图象式 实用性及服务性的思想方式则主导中国人的思想习惯 久久不能改变 对于认识论的研究 甚至纯科学理论的发展 都造成一定的阻碍 未尝不是一种可叹的损失。

  重要哲学家

公孙龙是名家的代表人物,他最有名的辩论是"白马非马"的假说。一天,他牵一匹白马出关被阻,公孙龙便以白马非马的命题与之辩论,守关的人辩不过他,公孙龙就牵着马出关去了(或说,他还是不得出关)。公孙龙说,白马为非马者,言白所以名色,言马所以名形也;色非形,形非色也。夫言色则形不当与,言形则色不宜从,今合以为物,非也。如求白马于厩中,无有,而有骊色之马,然不可以应有白马也。不可以应有白马,则所求之马亡矣;亡则白马竟非马。

公孙龙的话大意是说:"马" 指的是马的形态,"白马"指的是马的颜色,而形态不等于颜色,所以白马不是马。

这在逻辑学上是一个典型的偷换概念的例子。他把"白马"和"马"这两个不同的概念,用在了一个问题里来进行论证,并作为同等意义上的概念来分析。在哲学上,这是把事物的共性和个性的关系混淆了。
1条评分
大皮球 金钱 +500 预留活动经费 2008-03-03
离线semi
发帖
*
金钱
*
91币
*
信誉
0
资产
0 IST
在线时间
小时
注册时间
*
最后登录
*
只看该作者 386楼 发表于: 2008-03-03 18:06:55
*阴阳家哲学


阴阳家 是流行于战国末期到汉初的一种学派 齐人邹衍是代表人物 《史记》称其:"深观阴阳消息 而作迂怪之变。"《吕氏春秋》则直接受到邹衍学说的影响。大体而言 邹衍的阴阳家思想表现在将自古以来的数术思想与阴阳五行学说相结合 并试图进一步的发展 用来建构宇宙图式 解说自然现象的成因及其变化法则。

阴阳是古人对宇宙万物两种相反相成的性质的一种抽象,也是宇宙对立统一及思维法则的哲学范畴。中国贤哲拈出"阴阳"二字,来表示万物两两对应、相反相成的对立统一,既《老子》所谓"万物负阴而抱阳"、《易传》所谓"一阴一阳之谓道"。《易经》便是讲"阴阳"变化的数理和哲理。

其基本思路:阴阳交感而生宇宙万物,宇宙万物是阴阳的对立统一。阴阳学说是在气说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并在气说的基础上,进一步认为天地,日月,昼夜,晴明,水火,温凉等运动变化中一分二的结果,这样就抽象出来"阴"和"阳"两个相对的概念。阴阳是抽象的概念而不是具体事物,所以"阴阳者,有名无形"(《灵枢·阴阳系日月》)。

阴代表消极、退守、柔弱的特性和具有这些特性的事物和现象,阳代表积极、进取、刚强的特性和具有这些特性的的事物和现象。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可用"对立,互根,消长,转化"八字括之。

《尚书·洪范》"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古人认为,宇宙万物就是由这五种基本物质构成的。它也是关于宇宙社会属性及其变化规律的范畴系统。五行的"行"字,有"运行"之意,故五行中包含着一个非常重要的观念,便是变动运转的观念,也就是"相生"与"相克"。

五行学说并非言木火土金水五种具体物质本身,而是指五种不同属性的抽象概括。它以天人相应为指导思想,以五行为中心,以空间结构的五方,时间结构的五季,人体结构的五脏为基本间架,将自然界的各种事物,按其属性进行归纳。凡即具有生发,柔和特性者统属于木;具有阳热,上炎特性者统属于火;具有长养,发育特性者统属于土;具有清静,收杀特性者统属于金;具有寒冷,滋润,就下,闭藏特性者统属于水。将人体的一生命活动与自然界的事物现象联系起来,形成了联系人体内外环境的五行结构系统,用以说明人体及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
1条评分
大皮球 金钱 +500 预留活动经费 2008-03-03
离线semi
发帖
*
金钱
*
91币
*
信誉
0
资产
0 IST
在线时间
小时
注册时间
*
最后登录
*
只看该作者 387楼 发表于: 2008-03-03 18:07:20
著名哲学思想家:
1条评分
大皮球 金钱 +500 预留活动经费 2008-03-03
离线semi
发帖
*
金钱
*
91币
*
信誉
0
资产
0 IST
在线时间
小时
注册时间
*
最后登录
*
只看该作者 388楼 发表于: 2008-03-03 18:07:39
**老子


老子(前570年左右-前470年左右),思想家。姓李名耳,字伯阳,有人说又称老聃。相传生活在春秋时期。道家学派创始人。在道教中,老子是一个很主要的神仙,被称为太上老君。

生平

老子的籍贯是楚国苦县(今河南省周口市鹿邑县)厉乡曲仁里,鹿邑县境内仍有"老君台"遗址。

曾经做周朝的守藏吏,管理周朝的国家藏书。据说孔子曾向他学习礼法。后西出函关,不知所终,幸被关令尹喜叫住,留下千言《道德经》才放行。

主要成就

老子的作品的精华是朴素的辨证法。例如名句:"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虽然他的作品中存在许多时代的局限。但是这部流传2000年的《道德经》,的确是跨时代的作品。在不同的时代,这部作品会被解释出不同的含义。有人曾统计,道德经是仅次于基督教圣经被翻译语言最多的一部作品。圣经是传教士主动翻译的,这部作品则是被许多民族欣赏而自行翻译的。

在修身方面,老子是道家性命双修的始祖,讲究虚心实腹、不与人争的修持。 在政治上,老子主张无为而治、不言之教。 在权术上,老子讲究物极必反之理。

主要著作《道德经》,也直接叫做《老子》。

道教中的老子

在道教中老子被尊为道祖。从《列仙传》开始,把老子列为神仙,还说老子重视房中术。东汉时期,成都人王阜撰《老子圣母碑》,把老子和道合而为一,视老子为化生天地的神灵。成为了道教创世说的雏形。而在汉桓帝时,汉桓帝更是亲自祭祀老子,把老子作为了仙道之祖。



 
1条评分
大皮球 金钱 +500 预留活动经费 2008-03-03
离线semi
发帖
*
金钱
*
91币
*
信誉
0
资产
0 IST
在线时间
小时
注册时间
*
最后登录
*
只看该作者 389楼 发表于: 2008-03-03 18:08:03
**孔子



孔子是中国历史上一位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思想对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特点、伦理道德等方面影响很大,在世界上也很有影响。

孔子的生平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人们尊敬地称他为“孔夫子”、“夫子”。

孔子出生在公元前551年当时鲁国(今中国东部山东曲阜)的一个没落贵族家庭。孔子3岁时,他的父亲去世了,后来母亲也去世了。他的少年时代是贫困的,他管理过仓库,也看管过牛羊。孔子很喜欢读书,他认真地学习礼、乐、射、御、书、数六艺。学习刻苦而又虚心。他学习礼,就到很远的洛邑(今洛阳),请教学问很大的老子。他在齐国听到古代音乐的演奏,就专心学习,竟然达到“三月不知肉味”的程度。这样,孔子逐渐成为学问广博的学者。那时候,很多读书人愿拜孔子作老师,于是,孔子就创办了私学。

孔子50岁时在鲁国做了官,他当官时间不长,却把鲁国治理得非常好,表现了他的政治才能。不久,孔子对昏庸的鲁国国君十分失望,就不做官了,带着他的学生周游各个诸侯国,宣传他的政治主张,希望各国的国君能采用他的意见。可是,他辛辛苦苦奔走了十几年,各国国君都不用他,他只好又回到鲁国。那时他已经68岁了。

孔子晚年仍不停地工作,一面继续讲学,一面整理古书。据说,他整理了《诗经》、《尚书》等几部书,还对鲁国史书《春秋》作了修订。孔子整理古书,对中国古代文化的保存和传播做出了贡献。

公元前479年,73岁的孔子死在鲁国。他死后第二年,鲁国国君把孔子的家改建成庙,这就是孔庙。孔庙后来成了历代帝王祭祖孔子的地方。

孔子的政治思想

孔子是一位大思想家。不过在当时,他的政治思想基本上是保守的。孔子所处的时代,奴隶社会正向封建社会转变,周王的势力越来越小,诸侯国的力量却越来越大。各诸侯国不听周王的命令,诸侯国之间经常发生战争。孔子对这种现实很不满意,他的理想是建立一个统一强大的王朝。他比较喜欢西周的奴隶制度,要求人们按“周礼”所规定的君臣父子的尊卑等级制度办事,这在当时只能是一种空想。

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孔子特别强调“仁”,他说“仁”就是爱人。具体来说,“仁”就是孝悌和忠恕。孔子认为孝悌是家庭生活中最大的事,人应该对长辈孝(尊敬、服从),对平辈和下辈悌(友爱);忠恕是社会生活中最大的事,人应该对上级忠(忠诚),对同级和下级恕(宽恕)。孔子的“仁”还要求统治阶级互相亲爱、互相合作。同时,要求统治阶级要爱惜民力,不要过度剥削人民。
1条评分
大皮球 金钱 +500 预留活动经费 2008-03-03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