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905阅读
  • 676回复

*******南腔北调*****<SEMI>*****曲苑杂坛*******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霸天虎

发帖
13441
金钱
392828
91币
10
信誉
0
资产
0 IST
在线时间
2518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02-17
最后登录
2022-08-23
只看该作者 350楼 发表于: 2008-02-28 12:37:32
semi比我灌水生猛多了~~~
离线semi
发帖
*
金钱
*
91币
*
信誉
0
资产
0 IST
在线时间
小时
注册时间
*
最后登录
*
只看该作者 351楼 发表于: 2008-02-28 12:37:52
子弟书
 曲种简介:


        子弟书又叫清音子弟书,因首创于以满族为主体的八旗子弟故名。它是鼓词的一种,其词雅训,其声和缓,音调沉穆。曾盛行于北京,华北、东北等地区也曾颇为流行。  

        大约在十八世纪中期,北京的满族八旗子弟,把讲故事和祭祀活动中打神鼓、诵鼓词的形式结合起来,创造出这种以七言为体、没有说白、以叙述故事为主的书段,演唱时历以八角鼓击节,正式称为子弟书。  

        早期的子弟书,重书词创作,轻演唱,曲调也比较简单。作者以满族子弟为主,还兼有汉军旗籍人士参加。当时由这些人组织的书社(或称诗社),往往演唱作者自己的新作,通过互相探讨,提高创作技巧,联络情谊。嘉庆年间传入民间,开始产生了职业艺人,多半是盲艺人。  

        子弟书的曲调,早期以北京东、西两城地域为区别,分东城调、西城调两种,又称东韵、西韵。因二者从风格到唱腔均有不同,故形成两大流派。东韵曲调粗犷沉穆,善唱慷慨激昂的历史故事;西韵曲调低缓萦纡,善唱委婉绮丽的爱情故事。清代末年,约在1850年前后,北京又出现了南城调、北城调两个支派,以曲调流畅、节拍较快受到民间的喜爱。嘉庆三年(1798),东韵随北京闲散清室人员被遣送盛京(今沈阳市)而传入东北。同时,西韵也传入天津,与天津的民间曲调、语言相结合,称为“卫(天津卫)子弟书”,后又称“西城板”。  

        子弟书乾隆年间开始流传,清末即已消亡。但是作品多被北方的各种大鼓书、牌子曲采为脚本演唱。曲调也保留着一定影响,比如现在的东北大鼓,相传即是子弟书与东北流行的弦子书曲调结合形成的。在单弦中, 吸收了西韵艺人石玉昆的部分唱腔,称为“石韵书”。 另外,南城调、北城调也是单弦经常使用的曲牌。  

        子弟书的作品甚多。据傅惜华《子弟书总目》著录公、私收藏的有446种。有影响的作者,早期为罗松窗,传世的代表作品有《红拂私奔》、《杜丽娘寻梦》、《庄氏降香》等数种。其后有奕赓(署名鹤侣氏),传世作品为《借靴》、《老侍卫叹》等多种。 晚期作者以韩小窗最为著名, 有影响的作品有《长坂坡》、《周西坡》、《草诏敲牙》、《得钞傲妻》、《露泪缘》等35种之多。 满汉文合壁的子弟书刊本,今知有《寻夫曲》等篇存世。《寻夫曲》全书文字每行满文与每行汉文相间。
离线semi
发帖
*
金钱
*
91币
*
信誉
0
资产
0 IST
在线时间
小时
注册时间
*
最后登录
*
只看该作者 352楼 发表于: 2008-02-28 12:44:47
西城板
 曲种简介:


        西城板源于北京的清音子弟书,清末流行于天津。子弟书大约产生于乾隆年间,有“东韵”、“西韵”之分,西城调尤缓而低,一韵萦纡良久。由于至今东韵、西韵均无音响资料,故不知其曲调。但其中的西韵经过著名曲艺艺人石玉昆的改造,保存在今日的单弦中,尚能窥其大致风貌,东韵则难以知晓。

        石玉昆,字振之,天津人,长期在北京从艺。经他改革后的西韵称为“石韵”或“石派书”。清末传入天津,经天津艺人的改造使其天津化,其吐字发音完全是天津话,不论说与唱都极富乡土气息,成为具有天津特色的曲种。著名演员有郝黄毛(郝庆山)、沈华庭等。由于最初流行于西城根一带,故名“西城板”

        西城板唱腔慷慨悲壮激昂,唱法和曲调接近语言,内容较鲜明地反映了当时人民的生活感情,因此深受津沽民众喜爱。当年在茶楼演出时,常座无虚席。民国初年,天津城北门脸有宝和轩茶社和海锐茶社,是专演西城板的地方。20世纪40年代西城板已经开始衰落,但建国后仍有沈华亭、吴静山及李永泉等在书场以唱西城板形式说书。“文革”后虽然还有高小川、刘小江等教唱传播,但流传不广,现在这个曲种已基本无人会唱,近于失传,殊为可惜。
离线semi
发帖
*
金钱
*
91币
*
信誉
0
资产
0 IST
在线时间
小时
注册时间
*
最后登录
*
只看该作者 353楼 发表于: 2008-02-28 12:55:32
滑稽大鼓
 曲种简介:


        滑稽大鼓是京韵大鼓的一个支派。 约于1920年前后形成。其音乐唱腔基本上与京韵大鼓相同,但曲目内容全为滑稽可笑和寓意讽刺的故事,表演上也结合各种滑稽动作表情。唱腔以一板三眼的慢中板和有板无眼的紧板为主,必要时穿插一些一板一眼的板式,基本腔调有平腔、高腔、落腔、甩腔、起伏腔。  滑稽大鼓如京剧中的丑行,滑稽恢谐,但不能过火,否则矫揉造作,流于粗鄙庸俗,京剧生、旦两行名家辈出,丑行有一定造诣者则不多见。滑稽大鼓亦然,数十年来驰骋曲坛者,屈指不过有四人,都是张氏弟子,他们的艺名是:老倭瓜、架冬瓜、大茄子、山药蛋。未闻其声,先睹其名,即足以喷饭。  

        四人中老倭瓜、架冬瓜两位更深受观众欢迎。老倭瓜姓崔,名子明,五十年前曾在某家堂会演唱《丑奶出阁》,描摹刻画,丑态可构,唱时更得操三弦的弦师相与配合,或挤鼻弄眼,或随声唱和,默契无间,有相得益彰之妙。  

        架冬瓜姓叶,名德林,昔年屡在杂耍园观其演出。他的功底深厚,嗓音清脆,韵味似刘宝全,所唱以反映清末民初北京的社会积弊为主,如针砭吃喝嫖赌抽的《劝五迷》,描绘旧社会家庭妇女上娘娘庙烧香拴娃娃求生贵子的《刘二姐拴娃娃》,揭露拆白党骗术的《豆蔻香》,都是旧时代的写照;也有叙述古代爱情故事的如《蓝桥会》。架冬瓜演唱时,弦师没有表情动作,与老倭瓜略有区别
离线semi
发帖
*
金钱
*
91币
*
信誉
0
资产
0 IST
在线时间
小时
注册时间
*
最后登录
*
只看该作者 354楼 发表于: 2008-02-28 12:57:19
八角鼓
 曲种简介:


        八角鼓 清代盛行的曲艺曲种。又称单弦牌子曲。以演唱者所用的击节乐器八角鼓而得名。自乾隆末年以后,盛行于满族旗籍子弟中间,多组织票房,编词演唱以为自娱。旗籍子弟演唱的八角鼓包括5种演唱形式:①岔曲。②群曲,由多人齐唱、轮唱,有鼓、板、锣、钹和弦乐伴奏。1949年后,曾对这种形式加以改革,由多人亦歌亦舞演唱,称为“单弦联唱”。②拆唱八角鼓,由演员分饰正、丑脚色。一般以3人演唱的节目为多。因其演唱近于戏曲,俗称“八角鼓带小戏”。④单弦。⑤双头人,演唱内容与单弦相同。由两人共操一担三弦,一人按弦,一人弹拨,同时轮唱曲词。 
离线semi
发帖
*
金钱
*
91币
*
信誉
0
资产
0 IST
在线时间
小时
注册时间
*
最后登录
*
只看该作者 355楼 发表于: 2008-02-28 12:57:39
太平鼓
 曲种简介:


        太平鼓 明清两代开始在京西宛平县盛行的一种带铁柄的椭圆形单面鼓。鼓面用羊皮或高丽纸制成,形如芭蕉扇,柄下有3个麻花状铁圈,其中一串带有锻制的铁环。表演时边舞蹈边击打鼓面,可单人或数人表演,也可几十人至上百人集体表演。太平鼓分文鼓、武鼓和花鼓三种。武鼓揉入武术技法,动作难度大。文鼓则以演唱民间小调为主。 
离线semi
发帖
*
金钱
*
91币
*
信誉
0
资产
0 IST
在线时间
小时
注册时间
*
最后登录
*
只看该作者 356楼 发表于: 2008-02-28 12:57:57
山东大鼓
 曲种简介:


      又名犁铧大鼓、梨花大鼓,表演方式为演员一人左手持鸳鸯板击节、右手击书鼓站唱,有弦师操三弦伴奏。唱腔为板腔体。   

      民国三年(1914),已知有梨花大鼓女演员谢大玉出演于北京四海升平杂耍园。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末期,女艺人李雪芳来京,献艺于天桥“爽心园”杂耍园,以独特的韵味受到北京观众的欢迎,成为此间的台柱子。对此,云游客的《江湖丛谈》曾作如下记载:“李雪芳的艺术好,有叫座的魔力”,“天天上满座儿”。此后,有侯德臣、李艳芬、李艳楼接替演唱山东大鼓,上座依旧很好。至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末期,此种说唱形式在北京匿迹。   

      几位艺人所唱曲目已不可考。据傅惜华所著《曲艺论丛》中《北京曲艺概说》记,当年流行于北京歌场的山东大鼓曲目,有《宝玉探病》、《黛玉葬花》、《王二姐思夫》、《拴娃娃》、《武家坡》、《古城会》等数十种。
离线semi
发帖
*
金钱
*
91币
*
信誉
0
资产
0 IST
在线时间
小时
注册时间
*
最后登录
*
只看该作者 357楼 发表于: 2008-02-28 12:59:03
花钹大鼓
 曲种简介:


        花钹大鼓 昌平县民间艺术舞路。清乾隆年间由山西传入。8个成年人轮换敲打直径3尺的4面大鼓。由8-12岁男孩女孩各8人,边打直径5—6寸的小铜钹边舞蹈。有老八架、龙通通、上卜调和三起鼓等10余种鼓谱,每套鼓谱都以“长行鼓”鼓点相串联。结合鼓谱,还编了:弹跳、换跳、自转、对钹,扔腿等各种舞步。表演队可多达250人。
离线semi
发帖
*
金钱
*
91币
*
信誉
0
资产
0 IST
在线时间
小时
注册时间
*
最后登录
*
只看该作者 358楼 发表于: 2008-02-28 12:59:26
北京曲剧
 曲种简介:


        北京曲剧 由八角鼓发展而来的戏曲剧种。原称曲艺剧,1952年经老舍提议改称现名。在向舞台表演艺术过渡中,吸取了戏曲、话剧的形式。50年代初,成立北京曲艺团,排演过现代戏《柳树井>以后又排演了《杨乃武与小白菜》,并摄制成电影。1979年北京曲艺团改名北京曲艺曲剧团。著名曲剧演员有:魏喜奎、孙砚琴、李宝岩、佟大方等。 
离线semi
发帖
*
金钱
*
91币
*
信誉
0
资产
0 IST
在线时间
小时
注册时间
*
最后登录
*
只看该作者 359楼 发表于: 2008-02-28 13:00:09
十不闲莲花落
 曲种简介:


        十不闲莲花落 流行于京、津、河北等地。莲花落,一作莲花乐,源于唐、五代时的“散花乐”,最早为僧侣募化时所唱的宣传佛教教义的警世歌曲。宋代始流行民间。清乾隆以后,出现了职业艺人,同时满族八旗子弟中也有不少爱好者,遂与民间流行的另一艺术形式“十不闲”合流,成为民间花会形式之一“天平会”,曲种名为“十不闲莲花落”,又称“十不闲”或“莲花落”。内容多为写景抒情和演述民间故事的俗曲。演出时,先由全体人员敲击十不闲的打击乐器,做舞蹈动作,唱〔四喜〕、〔八掌〕、〔架子曲〕等曲调,做为序曲,然后演唱莲花落节目。演出形式有单曲、彩唱两种。单曲只由一人演唱故事,唱词采用叙述体;彩唱是由歌者二、三人,分饰为旦、丑两种脚色,分包赶角,略如戏曲,重插科打诨,以资笑乐。莲花落在民间,由于演唱者的身份及演唱的形式不同而有派别之分。凡子弟票友所演唱的组织,称为“清门”;职业艺人的班社则称为“浑门”。这两派又统称“小口莲花落”,以别于乞丐所唱的“大口落子”或“大板落子”。莲花落的曲调比较简单,只有上下句。常用板眼有“慢三眼”、“垛板”、“散板”等。腔调有“平调”、“悲调”之分,另外有“哭柳”、“云里翻”、“海底捞月”等特定曲调。通常一段唱腔开始时,必先有一“摔斗”,也叫“喊落”。清末民初的莲花落著名艺人,有抓髻赵、奎星垣等。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