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557阅读
  • 254回复

wangkai 专用新人水楼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wangkai
发帖
296
金钱
0
91币
0
信誉
0
资产
0 IST
在线时间
21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06-13
最后登录
2008-12-01
只看该作者 50楼 发表于: 2008-06-27 19:50:56
这首诗表现出诗人高度的艺术技巧。诗人将具体景物与想象糅合在一起构成诗的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巧妙地把气氛、感情、景象融汇为意境,达到景中有情,情中有景
离线wangkai
发帖
296
金钱
0
91币
0
信誉
0
资产
0 IST
在线时间
21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06-13
最后登录
2008-12-01
只看该作者 51楼 发表于: 2008-06-27 19:51:13
诗的结构形式严谨整齐,错落有致。全诗7节,每节4行,组成两个平行台阶;
离线wangkai
发帖
296
金钱
0
91币
0
信誉
0
资产
0 IST
在线时间
21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06-13
最后登录
2008-12-01
只看该作者 52楼 发表于: 2008-06-27 19:51:29
、3行稍短,2、4行稍长,每行6至8字不等,诗人似乎有意把格律诗与自由诗二者的形式糅合起来,使之成为一种新的诗歌形式,富有民族化,现代化的建筑美。
离线wangkai
发帖
296
金钱
0
91币
0
信誉
0
资产
0 IST
在线时间
21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06-13
最后登录
2008-12-01
只看该作者 53楼 发表于: 2008-06-27 19:51:46
诗的语言清新秀丽,节奏轻柔委婉,和谐自然,伴随着情感的起伏跳跃,犹如一曲悦耳徐缓的散板,轻盈婉转,拨动着读者的心弦。
离线wangkai
发帖
296
金钱
0
91币
0
信誉
0
资产
0 IST
在线时间
21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06-13
最后登录
2008-12-01
只看该作者 54楼 发表于: 2008-06-27 19:52:46
诗人闻一多20年代曾提倡现代诗歌的“音乐的美”“绘画的美”“建筑的美”,《再别康桥》一诗,可以说是“三美”具备,堪称徐志摩诗作中的绝唱
离线wangkai
发帖
296
金钱
0
91币
0
信誉
0
资产
0 IST
在线时间
21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06-13
最后登录
2008-12-01
只看该作者 55楼 发表于: 2008-06-27 19:55:53
还没人`~ 继续~
离线wangkai
发帖
296
金钱
0
91币
0
信誉
0
资产
0 IST
在线时间
21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06-13
最后登录
2008-12-01
只看该作者 56楼 发表于: 2008-06-27 19:56:22
在整个 出师表~
离线wangkai
发帖
296
金钱
0
91币
0
信誉
0
资产
0 IST
在线时间
21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06-13
最后登录
2008-12-01
只看该作者 57楼 发表于: 2008-06-27 19:57:28
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注曰:“汉晋春秋曰:‘……亮闻孙权破曹休,魏兵东下,关中虚弱,十一月,上言曰……於是有散关之役’,此表亮集所无,出张俨默记”。案三国志注引汉晋春秋所载亮表,即世人传诵之后出师表也。此表既为亮集所无,复不见於亮传,其真伪遂为学者聚讼之点,兹分述各家之说於次:
离线wangkai
发帖
296
金钱
0
91币
0
信誉
0
资产
0 IST
在线时间
21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06-13
最后登录
2008-12-01
只看该作者 58楼 发表于: 2008-06-27 19:57:47
何焯曰:“按赵云以建兴七年卒,散关之役乃在六年,后人或据此疑此表为伪,(表云:“自臣到汉中,中间期年耳,然丧赵云……”)非也。以元逊(诸葛恪)传观之自明。第此表乃剧论时势之尽,非若发汉中时所陈,得以激励士众,不妨宣泄於外。失之蜀而传之吴,或伯松(诸葛乔)写留箱箧,元逊钩致之於身后耳。集不载者,益明武侯之慎,非由陈氏(陈寿)之疏。若赵云传“七年”字,当为“六年”,云本信臣宿将,箕谷失利,适由兵弱,既贬杂号将军以明法,散关之役,使其尚在,必别统万众使复所负,而不闻再出,其必殁於是冬之前矣”。(义门读书记)此信兹表真为亮作者也。殿本考证即据何氏之说。
离线wangkai
发帖
296
金钱
0
91币
0
信誉
0
资产
0 IST
在线时间
21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06-13
最后登录
2008-12-01
只看该作者 59楼 发表于: 2008-06-27 19:58:59
钱大昭曰:“按刘繇为豫章太守在兴平中,王朗为会稽太守在建安初,孙讨逆(策为讨逆将军)卒於建安五年,据魏春秋此疏上於孙权破曹休之时,盖建兴五年也,(原注:‘蜀建兴五年即魏太和元年’)。相隔二三十年,不必赘及。(表云:“刘繇王朗,各据州郡,……”又云,“使孙策坐大,遂并江东。”)且云‘任用李服而李服图之’。魏志亦无此人。窃疑此表后人伪撰,习凿齿(汉晋春秋著者)未之深考而载之耳。承祚(陈寿)不采此文,极有卓见”(三国志辨疑卷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