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62阅读
  • 1回复

[健康灌水]抹不去的儿时记忆——献给70后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xbbxbb1
< IF战队 >
 
发帖
304
金钱
14149
91币
40
信誉
0
资产
0 IST
在线时间
25 小时
注册时间
2013-07-08
最后登录
2016-03-17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3-07-25 08:18:22
光阴如梭,一晃几十年就过去了,虽然经历不少风风雨雨,不知道为何近些年的记忆模糊,反倒儿时的记忆永远在内心扎根,下面我总结一些望也能唤起你尘封的记忆。
  我印象最深的儿歌:大雨哗哗下,北京来电话,叫我去当兵,我还没长大。
   我爱北京天安门,天安门上太阳升。
  大庆建市那天我也记忆犹新,那天我正在村东头厕所蹲坑,听到管理站喇叭喊的。
  
  游戏:想起儿时的游戏真比现在孩子的好。泥炮、扇pia几、泥巴做的坦克、木头削的手枪、树枝编的草帽玩打仗、丢沙包、挑冰棍杆看谁晚上尿炕、弹溜溜、抽冰嘎、冰车单腿驴、叠飞机、推铁环、翻羊嘎啦哈(也有用猪的)、跳格子(啥名忘了)等,还有好多游戏知道大概,想不起名了。记得那时候我家住平房,我捞了不少蛤蟆古斗(就是蝌蚪,挺大了),我把那些蝌蚪放在灶台上,过不久后腿居然都出来了(可能灶台余温),俺吓够呛,现在讲:雷死我了。
  
  读物:那时候基本就是《北方少年》、《连环画》、小人书(猪八戒吃西瓜印象最深),那时候看个小人书里,男人都梳个辫子,很是纳闷,过好些年才整明白。
  
  昆虫:扁担勾、东南西北(一种虫子的甬)、蛐蛐(蟋蟀)、老蟞、花姑娘(甲壳虫)、红辣椒(蜻蜓)、苏联大麻令(大蜻蜓)
  
  学校:俺才上小学的时候,是平房,记得那年正在通暖气(就是一根粗管子,没有暖气片),那时候孩子穿的都不咋样,不少同学袖子都憎亮,都是不讲卫生的孩子用袄袖子搽鼻涕,那年代见怪不怪,都那样,我算干净的了。记得小的时候手划坏出血了,整点土面一糊,一会就止血了(堪比云南白药),以前孩子真皮实。后来就转学到萨区了(现在讲就是进城了),不知道你们记得不,那时候老师提问,答不上的就罚站,俺基本都是站着那伙的(也不知道那时候咋回事),俺打小就好脸、爱面子,被罚站心里总不是个滋味,后来一堂课得站起来7-8个,自己心里欣慰多了。那时候的寒假最累人,有作业不说,还得写日记,基本都是胡编,哪天做好事了,哪天和啥学习小组学习了,自己看着都闹心,但老师看着舒服,还给你写个“良”,寒假最可气的就是:开学每人交一筐大粪,俺兄妹三个,就是三大筐呀!现在孩子幸福多了。记得我都上初中了,一天上午放学,老师让同学下午上课交两块砖头,我倒、狂晕中。
  
  广播:小时没电视广播必不可少,中午最喜欢听《岳飞传》、《杨家将》、《薛刚反唐》,下午最喜欢的是小喇叭开始广播了,滴答滴….真是激动,晚上记得新闻前面还有个《国际歌》,后来晚上有《每周一歌》和相声了。
  
  电影:现在基本没有以前露天电影的场面了,那时候一听说有电影,全村出动,都拿个小板凳抢占最佳位置,当时治安真不错,夜不闭户(想想也是,家家都一样,真没啥偷的)。能想起的电影《南征北战》、《林则徐》、《渔童》、《红孩儿》、《地雷战》、《白毛女》、《望乡》、《追捕》、《闪闪的红星》、《叶塞尼亚》、《乌鸦与麻雀》、《上甘岭》、《平原游击队》、《红日》、《金光大道》、《瞧这一家子》、《红楼梦》、《红牡丹》、《牧马人》、《桥》、《少林寺》、《武当》、《十字街头》、《苦菜花》、《黑三角》等,想想那时候电影还真的不少,就不一一列举了,几乎都是在外面看的,在大礼堂看的很少,后来在中心会议室看过几次,80年代初电影票两毛。
  
  电视:小的时候电视可是奢侈品,那时候很少有人家有,我记得在管理站会议室有一台,(一进会议室就能看见五位伟人的巨幅画像,马克思、恩科斯、毛泽东、列宁、斯大林),那时候就一个频道的黑白电视还挤满了人,当时好像演的《流浪者》,就是啊巴拉古,恩~到处流浪那歌风靡一时。再大点后基本家家都有电视了,那时期记忆中演的是《加里森敢死队》、《黑名单上的人》、《敌营十八年》、《大西洋底来的人》、《排球女将》、《铁臂阿童木》、《森林大地》、《哪吒闹海》、《大闹天宫》、《霍元甲》、《聪明的一休》、朝鲜连续剧《无名英雄》、《尼尔斯骑鹅旅行记》、《龙子太郎》、《一寸法师》等后来就是《血疑》、《射雕英雄传》、《上海滩》、《十三妹》、《陈真》、《霍东阁》、《再向虎山行》、《万水千山总是情》、《天涯同命鸟》、《流氓大亨》、《警花出更》、《调色板》等港台片就多了。再后来家里就有那个叫录像机了,家家相互传借录像带了。(现在想起雪孩子要融化了,俺还揪心呢)
  
  歌曲:当时邓丽君可能也很流行,但我不听,我就不说她了,记忆中的说一下:《白兰鸽》、《杜丘之歌》、《军港之夜》、《幸福不是毛毛雨》、《外婆的澎湖湾》、《阿里山的姑娘》、《踏浪》、《雨中即景》、《年轻的朋友来相会》、《边疆的泉水清又纯》、《太阳岛上》、《妹妹找歌泪花流》、《张帝问答》、《成吉思汗》、《阿里巴巴》、《吉米来吧》、《我的中国心》再后来就是《迟到》、《采蘑菇的小姑娘》、《妈妈的吻》、《熊猫咪咪》、《小小少年》、《春姑娘来了》等程琳和朱晓琳为代表的年轻歌手、吴涤清的《爱的路有千万里》和张蔷的《星期六》专辑盛行一时。
  
  饮食:记得小的时候,去地里偷柿子和茄子,生吃是真好吃,现在的茄子我闭眼睛吃,都不知道吃的是啥东东,现在的孩子是没那口福了。住平房那时候,一到吃饭的时候,前后左右的孩子凑到一起,把碗举的高高的说:你猜我家吃啥?其实那时候不用猜,家家吃的基本一样,大碴子、高粱米、黄米泡荤油、窝头等。最喜欢过年,真是应那句话:谁家过年不吃顿饺子,那时候过年放炮,小鞭炮都拆开放,大地红和魔术弹是奢侈品了。穿上新衣服,提着可以折叠的灯笼,里面点上蜡烛,那时候才有过年的喜悦(现在的孩子也怪可怜的)。
  饮料中最有印象的就是葛瓦斯和红茶菌了,红茶菌在80年代盛行一时,一种喂白糖无限长的东西,喝起来有点酸甜,好像说是健体治病,后来不知为何自生自灭了。顺便讲个小故事:一年暑假,几个小哥们凑了不少吃的(有拿油的、拿米的、拿鸡蛋的、拿菜的、还有拿葛瓦斯的)徒步去离家挺远的树林安营扎寨(原来儿时就喜欢户外旅游)。可是到了那做饭时,居然没人带锅,愁死我们了,幸好俺聪明,把葛瓦斯喝完,打掉瓶嘴,用瓶子煎鸡蛋吃,可谁能想到居然瓶子底能烧掉,我晕,一次失败的郊游。
  零食中不知道你们啥印象深,我说几个:爆米花、江米条、大块糖、果丹皮、大虾糖、大白兔,饼干蛋糕、长白糕、罐头那是过年拜年看病号送礼的奢侈品了,成筐的冻梨,还有5分钱的冰棍,那冰棍真是除了冰就是棍,但比现在的好吃多了,对了我还吃过宝塔糖呢,你吃过没?哈哈!
  
  先写这么多,等想起啥再续。
  
  回忆过去,感觉现在的孩子可悲,失去了很多真实的东西了,感觉我们成人很多东西也不真实了,我的70年代,我儿时的梦,我永远怀念她。
  
  抛砖引玉,你也可以说一下我漏掉的和你儿时的记忆
离线if_ty天涯
< IF战队 >
发帖
530
金钱
9616
91币
30
信誉
0
资产
0 IST
在线时间
132 小时
注册时间
2012-11-06
最后登录
2019-03-09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3-07-25 08:22:07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