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汶川县城县委门口往北望,可以看见大山绵延,牛脑寨就在那座最高的山上,海拔2400米,号称是县城周边最高的羌寨。上山入口离县委一公里左右。不知道环山路有多少处的塌方,这阻碍了山沟沟里牛脑寨等四个羌寨的救援行动送。车辆已无法开上上牛脑寨的山路。而当地对于这些山上的村寨道路重视不够,推土机挖掘机都拉到雁门乡去推地,那里将建平板安置房。包括牛脑寨在内,一路下来的村民们,只能靠走山路背送物资回去。
今天,我们没有选择,没有办法依靠机械,只能选择走村民们走过的崎岖的山路上牛脑寨。此行是为了寻找一个无数网友关心的羌族老母亲。
8点半上山,中途在一个叫秉里村的寨子里停留了片刻,于中午12点抵达牛脑寨。秉里寨跟牛脑寨一样,90%以上房子垮塌。为什么沟里的寨子缺米,上了趟山我们才能体验,山路崎岖远远超过我们想象,疲惫中无心计算到底有多少道是45度以上的上坡路,村民背送物资的效率可想而知,背进去的仅能勉强满足寨子里的基本需求。
我背着一堆药和十包方便面,两瓶水,蜗牛般上山。走到一半路,三个中学生已经赶了上来,她们带着我们走完了剩余的路,抄捷径顺利抵达牛脑寨。
我们先找到了村长家的帐篷,村长夫人陈艳正在烧火煮稀饭,她说,中午喝稀粥,晚上吃米饭,节省一点米。在震后初期,救援还没到来之前,村长一家子掏出了家里的所有以及村委上留存的200多斤存粮,组织乡亲们吃了几天大锅饭。中移动余老师是最早到寨子上中移动员工,村长夫人知道他拍摄过羌族老奶奶,她指着对面远处的一片废墟,“看那边,老人家还在挖东西”。
老奶奶叫柴志华,77岁。她并不是牛脑寨最老的老人。512地震那会儿,她和老伴正在屋顶掰玉米,房子垮了,老两口瘫倒在废墟之上,失神落魄,一度以为已经不在这个人间。过了许久才缓过劲,爬了出来。老奶奶说,幸好是白天地震,要是晚上,他们就会被压死在屋里。这个房子是老人家自己修的,已经住了30年。老奶奶记不住门牌号,前些天挖出了这个门牌号码牌,却想不起放在哪里了。
老奶奶有两个儿子,大儿子也在寨子里头,震后她都是去大儿子家吃饭。小儿子倒插门到其它村里去了。三个女儿一个早年病逝,另外两个嫁了人。他们一家子都幸存了下来。
老奶奶身体无大碍,现在只是有点咳嗽。她说她老了,77了,膝盖疼、骨头疼,已经半年没有下过山。她的老伴是村里家喻户晓的老党员,一定很多
英雄故事可以告诉我们,可惜我们去到时他下山理发去了。地震时老头子腰部受了点伤,不过现在已经可以上山下山,看来老爷爷身体结实,生命力很强。我们刚好给老人家带了止咳糖浆,跌打药膏,以及一些消炎药,没想到都挺合用。我们告诉奶奶,一定要给她儿子看过药品说明再服用。她说,她儿子认得字。
她家的帐篷还没有送到,现在是跟另外一家子搭伙住一个帐篷,吃饭是到她的大儿子家吃。老奶奶每天都在自家的废墟里挖东西,今天她希望能够把床褥挖出来。
垮塌的房子前是他们家的小菜地,地头上中了土豆和豆角,其它田里还种了玉米。这个小菜园周边堆满了陆续掘出的家当。三块腊肉刚掏出来时沾满了灰,现在挂在果树上任由风吹日晒。甚至被压死的死猪残留下来的骨架,也挂起来风干。老奶奶说,什么都没有了,锅碗都没了,连一口棺材也被压碎。老奶奶希望把完好的家当都收集起,待来日房子盖好后还能用上。这个等待,不知道需要多久。
老奶奶说昨天分到猪肉,每人八两,但是她牙齿不好使,嚼不动。汶川各个村寨分猪肉的分量并不一样,龙溪乡萝卜寨每人只能分到2两,秉足村每人却可以拿到一斤。这个差异由什么原因造成的,还没有调查清楚。
竖起耳朵艰难听着川话,一个小时飞快就过去了。山上已经开始起风,往下望去,整个汶川县城笼罩在风沙之中。由于地震破坏了许多山体的植被,稍一起风,满城便尽是黄沙弥漫。我们担心路上安全,提前告别了老奶奶。告诉大家,老奶奶安置情况较好,村里面的粮食药物优先供给老人与孩子,虽然目前通往山寨的道路仍未打通,但寨里的青壮年,包括寨里的书记,经常下山背物资上去。寨里的人很热情淳朴,竭力留我们吃饭,被我们婉拒,毕竟灾民们本身吃饭仍是哥问题。
下午4点回到山下,从马尔康过来的
朋友也顺利到达汶川县城,之前我让他带50斤米和半箱抗病毒药物过来。他却带来了150斤大米和一箱药物。公路局的驻寨干部方老师安排了村民一早下山背这些物资上去,我叮嘱他们,把这些分给寨里面最需要的人。这点物资远远不能使村民们回复到震前生活水平的二分之一,但,至少给他们支持与鼓励,让他们在不饿肚子的情况下,全力重建家园。这是我们的一点心愿。
绑在小腿上的麻布
采野花的小男孩
村民们往山上背物资
村书记,上山路上见到他
房子塌了一半墙,里面还挂着
济南军区的铁军
老奶奶抱着邻家的娃娃
老奶奶的右眼看不清东西了
老奶奶今年77岁
老奶奶每天都在挖她家的房子
老奶奶养的猪被压死
老人家为自己准备的棺材
棉被也是缺的
牛脑寨村长夫人
[ 此贴被lip在2008-06-02 16:00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