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全国百强县名单上,惊现众多国家级贫困县。国家级贫困县与全国百强县,本是不可兼得甚至迥异的两顶帽子,却戏剧性地戴在某一个县头上,让人感觉在看一场无来由的滑稽剧。面对质疑,国家扶贫办新闻发言人表示“国家级贫困县”标准是十年前制定的。十多年过去了,经济社会状况变化巨大,脱贫人口成千上万,贫富格局早已改变,但这一标准却未曾改头换面。过时的标准造就了两个帽子同体的怪象。
百强县和贫困县两顶帽子同体的问题,不是扶贫部门自我检视出来的,而是百强县评比评出来的,带有一定的偶然性。从某种意义上说,“富县戴穷帽”问题的显化,归功于一个未能在民政部获得正规注册的民间机构——中郡县域经济研究所(其实叫中郡县域经济咨询所)。这家机构有无网民质疑的“收费评比”,说来是此地无银三百两的事。倘若不是这个评比牵出一大片问题,一些地方贫困县的帽子会否变成“终身制”,还真的难说。
放在“科学发展观”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语境下,随机看看某个百强县的资源消耗、环境压力,看看发展是否可持续等,十有八九会让人看出一脸的忧虑。太湖蓝藻事件后,官方色彩浓厚的百强县评比被叫停,民间机构搞出的百强县榜单,也让人不明就里,被网民质疑“收费评选”。
曾经有媒体就“百姓眼中的强县要素”进行过一次社会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接受调查的百姓对“强县”政府的期待,包括降低失业率、缩小贫富差距、强化社会治安、大学生就业、健全社会保障、稳定房价、缩小城乡差距、保护环境不受污染等等。这些出自百姓的诉求,显然应该成为设计百强县评选标准的重要参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