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期开学,济南大、中、小学开设廉洁教育课程。课堂在小学五年级、初中一年级、高中二年级以及大中专学校全面推开,每学年上足18节课。郑筱萸受贿案被作为反面典型选入《廉洁教育读本》初中教材。对此,有家长质疑,廉洁教育不对掌握行政权力的人开展,对小孩子搞廉洁教育是搞错了对象。一时间,“廉洁教育是否应从娃娃抓起”成为社会热议话题。
一、廉政教育是全社会的责任,共同维护社会良好风气。
有老师反映,受社会不正之风影响,一些青少年被社会上的一些不良现象所污染和侵蚀,于是在学校可以“花钱买官”,弄个班干部当当,班干部更可以让一些不对自己好的同学去打扫卫生,多干活,这是将社会的腐败带入了学校。对此,通过廉洁教育课,让这些不良风气远离校园,远离青少年。
群众认为,一个人的良好道德准则是通过后天的培养而获得的,不是天生就有的,在学校教育中,除了有道德品德课,更应该有廉洁教育课,让孩子们学会廉洁,拒绝腐败,更好地成长,更好地成才。如果廉洁教育不从现在抓起,不从娃娃抓起,想在孩子已经“完全懂事”的情况下再来扶正,恐怕就太迟了。
二、廉政教育搞错对象,收效甚微。
贪污受贿等行为,都是有实权的大人们干出来的勾当,这些人才是要重点防范的对象,对孩子大讲廉洁教育,缺乏现实效果。对象搞偏了甚至完全搞错了,只会让该活动的预期效果大打折扣,甚至闹出笑话。事实上,就算给官员开展廉政教育,所起到的作用也相当有限,更何谈给那些涉世未深、远离官场的学生们搞廉政教育。
三、社会廉政规则是最好的廉政教材
专家综合考虑各方的意见认为,对孩子进行廉洁教育的同时,绝对不能放弃,甚至放松对其他社会成员的教育,其中对掌握行政权力的人的教育应该是核心中的核心。社会中的现实廉洁规则是学校最好的廉洁教材,这本教材的“主编”应该是各级官员,因为官员是廉洁规则的主要适用者,是廉洁风气的引导者。学校廉洁教育的理论效果却要依托社会的廉洁现实来实现,只有社会奉行的实际有效的廉洁规则与学校廉洁教材中要求的准则一致时,学生进入社会,才能把心中的廉洁理念顺利地释放出来。